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十二)——爱国焦虑悖论
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十二)——爱国焦虑悖论
陈宣章
十二、爱国焦虑悖论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近期,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文中一些观点引发网民支持和共鸣。”此文坦露爱国焦虑,引起网民几乎一边倒的跟贴。但是,此文章中不无含糊的观点。
文章说:“任何时期的社会动荡最受伤害的都是老百姓,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是每个公民要形成的共识!”前面说的完全正确,但是“每个公民要形成的共识”却非常糊涂:“公民”的概念是什么?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按照百度百科的归类:“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在于: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4. 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身上;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则无以指向任何一个人。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难道那些“人民之外”的公民也会形成共识?
文章说:“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猛然醒悟我们原来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我们知道后悔的时候一切已经离我们远去。”这里的“我们”包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民(2013年3月25日,正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访问的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习近平说,按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难道他们“原来的生活是如此美好”?这里的“我们”包括被贪官污吏剥削压迫的人民?难道他们“原来的生活是如此美好”?这里的“我们”包括被欺压冤枉、上访无路的人民?难道他们“原来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平民(尤其是贫民)们向往着习近平领导的党让他们也实现中国梦。难道不应该让贫穷、苦难离他们远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文章说:“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只有祖国强大稳定才是我们老百姓幸福自由的前提!”这里的“我们”应该是人民,而不包括那些外逃的贪官污吏,不包括那些暴富、移民的奸商,不包括那些卖国、捣乱的“精英”,不包括那些……早就失去中国心的人。
文章说:“曾经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给我们的警示教育太多了:不买西方列强的鸦片他们就八国联军烧北京;强盗贸易把我们变成东亚病夫,还要勒紧腰带赔偿他们真金白银;占我山东不给还甲午炮轰我北洋水师;抢我东北攻我北京,直到南京屠我同胞三十万。”是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说得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们作出自我牺牲,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子孙的享受,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
文章说:“自古弱肉强食,没有国就别想有家!”对于劳动人民是这样,但是对于那些早就失去中国心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早就想做外国公民了。
文章说:“我们拥护习近平主席,因为我们很多人经历过自然灾害,经历过十年浩劫,经历过上山下乡,经历过改革开放。因为我们这代人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发展的几十年变革,都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统一和领导这么大的国家。文章认为,中国一旦失去共产党的领导,就将天下大乱。中国要乱了,那就是13亿中国人的灾难。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亿。这1.8亿的老人,绝大部分会郑重地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能给国家添乱。因为他们比谁都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即使有天大的意见,有天大的恩怨,无论如何国家也不能乱!”这里有几个问题:
1.“这1.8亿的老人,绝大部分会郑重地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能给国家添乱。”这是因为这些老人没有忘记以前受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他们的孩子没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却受到拜金热、出国热、移民热的很大影响,所以引起这些老人要郑重地告诫自己的子女。当然,老人中也有贪官污吏、奸商买办、卖国奸贼,他们就是给国家添乱的罪魁祸首。
这些老人“比谁都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即使有天大的意见,有天大的恩怨,无论如何国家也不能乱!”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天大的意见,天大的恩怨”,只不过因为顾全大局,他们希望社会诸多乱象极早治理,既得利益集团极早清除,人民恢复当家作主的地位。
2.那些人给国家添乱不但在政治、经济方面,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为什么乱?没有了信仰,没有了信任、没有了自律、没有了监督;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忘记了党纪国法,忘记了道德底线,忘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这些老人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统一和领导这么大的国家”,而且共产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就会步前苏联和东欧的后尘。
4.光是老人爱国怎么行?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子子孙孙,才是长治久安、国家永不变色的根本办法。文章作者的爱国焦虑,眼光还要更远一些。
文章说:“我们相信习近平主席,是因为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丰富的从政经历、经验。他一步一个台阶地从最基层走过来。他对中国的民情、国情、地方、中央完全了解。他对稳定大局是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的。”“我们支持习近平主席,是因为他有‘打铁首先自身硬’的底气,有‘敢打大老虎’的胆略和谋略。改变目前中国的现状,首先必须得从党内抓起,从高层抓起。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关键是敢不敢碰硬。只有敢碰硬,敢碰大的利益集团,才能起到‘杀一儆百’作用,才能获得人心,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国泰民安。”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稳定大局、改变现状、国泰民安,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将一事无成。《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文丁《人民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之改变、影响历史,根本之点就在于他把‘人民’深深地烙写进了历史。历史从来都是人民的历史,但有了毛泽东,历史的人民色彩更加浓厚、更加自觉,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人民推翻了压在过去一代代历史创造者身上的统治阶级,成了历史、社会的主人。”(2003年12月26日《国际先驱导报》)。所以,现今要恢复党的三大作风,还人民“历史创造者”的实际地位。人民创造历史也需要有杰出领袖的激发和组织,否则难以发动和收取大的成效。这就是人民和领袖的辩证关系。
文章说:“‘中国’两个字,目前西方的认识只是大而不强,所以我们不能还没强大而自乱。抬起头来,好好爱我们的国家吧!永远记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何为“强大”?这不是用GDP能够表达的。我国刚刚解放,还是“一穷二白”时,就顶住了美国的军事压力,迫使美国在板门店签字停战;后来又顶住了前苏联核战争的军事压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强大”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是物质基础,而亿万人民团结一致才是“强大”的首要因素。亿万人民怎么样才能团结一致?1.亿万人民“同志”!2.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4.真正建设“强大”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而不是造政绩,抬GDP。5.彻底破除崇洋媚外的思想,坚决清除卖国求荣的败类。
真正爱国的是人民,爱国焦虑必须理清概念。2013.12.4.
- 好作品必须顶,不但我欣赏,也推荐给更多的人欣赏!2013-12-04 17:06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民需要的是“安定”的生活,任何一总意识形态上的高层建筑,可最大程度满足我之所需,便拥立它,反之势必是要垮台,为新事物所取代,至此而已摆了!2013-12-04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