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需要作出牺牲

12-06 作者:欣庸

选择是多元性的,理性选择与主动选择虽然会在两个主题上彰显各自的亮点,个性选择与惰性选择同样能表达潜在的意识构建,但都会根据所需综合考量,作出比较合理的时事判断,这种判断来自于真实和虚假的验证,来自于沉淀和积累的真实感受。

中国的强大来自于付诸实践和勇敢探索,来自于去伪存真的优选过程。大家都清楚,一个民族的崛起和颓废必然有其相关的历史成因,完全取决于统治集团选择、顶层设计的结果。曾经和以往算是翻过沉重的一页,就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步伐就会让人感慨万千。从最初改革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实验区的逐步放开;从开放引进到制度制约不能适应;从市场经济已经深入到政府政策强加干预。如同一开始就想砸碎“铁饭碗”,导致越砸保护的越紧局面,缘由一触及损失利益的痛处就会以虚假来包患,形成泡沫式的毒瘤,这几乎是人人都能看到又无法阻止的事。幸好历史是用事实书写的,不是用虚假来堆积的。社会规律的走向是大浪淘沙,最终要剔除杂质钟情纯粹,把筛选的功能建立在对后代负责的态度上。

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复杂的现象而不是沉重的脚拌,好像是管理上混乱其实是制度上的不畅。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存的法律和政策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沿用改革前的观念,脱节的理论不能指导现实就等于阻碍改革发展的步伐。虽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但面对纷繁复杂的乱象仿佛都已经到了必须扭转的地步,如何选择?如何捋顺制度在改革方向上的决定性作用?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作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抉择,这就是党面临执政地位生死存亡的严重考验。

复杂形成的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党选择改革开放是面对闭关自守经济落后的事实,把解放思想和挣脱一切不合理的束缚作为鼓动提倡,让世界自由之风任意吹拂。制度无法接轨但文化适应的很快,体制严重捆绑但市场经济不可阻挡。跟随和模仿,以钱为中心的网络关系迅速冲破几千年一直操守的判别标准,不适应和处处被淘汰的感觉人人都存在。表面繁华和不断失去自我的阴影笼罩着整个社会。社会不断涌现贪污腐败、道德下滑、观念贬值、制度腐朽、收入差距巨大、矛盾突出人心失衡等现象,由于互相不能适应,由于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由于僵死的制度还继续执勤,人们选择投机和虚假来获得更大利益化同样是一种需求。如何选择和如何判别是人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可是社会已经告诉人们:人是社会的产物,只有社会环境造就人而没有谁能够脱离这个社会独立生存。国家在选择、人民在选择,我们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艰难地选择过,会让虚假装饰自己的表情,让潜在的灵魂无辜呻吟。

全国人民都能感觉到: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这不是刚刚改革初期的口号,更不是官方高调语言的美化,而是要彻底实施手术的时候了。要改革必然有伤害,要选择必然要有牺牲。说复杂而不沉重,是指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选择继续改革的必然性。大家都知道,改革初期的愿望能调动起所有人的激情,那是人人都想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施展才能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非常符合人性和理性的思维运筹。今天同样在选择改革,是因为虚假阻碍发展,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真正发展创造的动力。搬开绊脚石是发展的需要,这不是某个领域出现的危机感,而是整个社会系统出现了呼救的声音。

好政策和好制度就是一剂救世良方,而这个良方又是什么呢?每天酝酿的声音中不乏智慧的经典,可是要实现美好的愿望必然是人的行为,必须是一大批有识之士敢为天下先的牺牲精神和负责任态度。自然我们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改革,就应该知道改革意味着刷新自己创新社会,首先从革新自己完善自我做起,让自己的思维尽快经受市场经济与市场文化的考验,这种考验是全方位的,是针对每个人的、没有回避余地的接受现实,任何虚假与侥幸都将是暂时的保留,人们最终会选择一种高尚的情操感动后代优化生命的,或许曾经的浮华只是浮躁,或许曾经的拥有只是装饰,对内心来讲永远逃脱不了渴望的对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