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十四)——大师专家悖论
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十四)——大师专家悖论
陈宣章
十四、大师专家悖论
《百度百科•大师》:“大师源自拉丁文的‘magister’,意思是‘发号施令的人’。”此言差矣!因为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有“大师”一词。例如:《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大师含义很多:
1.官名:杨倞注:“大师,乐官之长。大读太。”周代音乐机构中大司乐所属的高级乐师。大师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掌握乐律。《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周礼》谓春官所属有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为乐工之长。其中,“大”即“太”,“小”即“少”。《大射仪》、《论语•微子》、《史记•周本纪》中,小师均写作“少师”。大师所属乐工有瞽蒙(盲人)、视了(明目人)各三百人,又有掌教奏各种乐器的钟师、笙师等,掌教舞乐的旄人,鞮鞻氏等。《国语•周语上》“瞽献曲”,韦昭注:“瞽,乐师。”徐元诰注:“乐师,专指大师。”《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日,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乐律在周代带有一定神秘色彩而备受尊崇,因此大师往往被吸收参与军国大事,卜吉凶,备谘询。大师还在大司乐主持下参与礼乐教育;并根据大司乐的号令,在大祭祀、大飨、大射仪等典礼中率领众瞽众工从事礼仪的唱、奏活动。《荀子•王制》:“禁淫声,以时顺脩,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古代“三公”之一。《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3.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瑜伽师地论》卷八二:“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名大师。”后遂为僧人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姚兴﹞尝谓罗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元•王实甫《西厢记》:“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
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中国起初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但后来仅专用于追赠死去高僧的谥号。例如:天台宗创立人智顗被追赠为智者大师,慧思为南岳大师,吉藏为嘉祥大师等。
《本事经》有三种大师:①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②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③有学弟子: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闻,于诸经典,善知法义,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出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
《佛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此盖以佛所说戒及法为佛灭后之大师。
4.学者、专家的尊称。《史记•儒林列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百喻经•治秃喻》:“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二百馀年来,讲堂茂草、弦诵阒如。词章俭陋之夫,挟科举速化之术,俨然坐皋比、称大师矣。”胡适《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表现出来。”
现代社会,大师泛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例子:象棋大师。大师也是调侃时对于某些有专业特长人的称呼的非正式用语。
从1979年3月起,中国的“大师”成为骗子的代名词,而且此类“大师”层出不穷,其中,借助“气功”作幌子的“大师”最多、最得意。
1986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国防科工委科委主任张震寰任理事长;“特异功能研究”的精神领袖钱学森“以党性保证”其真实性;“特异功能研究”机构遍地开“花”。反对“特异功能”的精神领袖、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越来越孤立;叶圣陶因撰文反对“特异功能”而被责难;科协主席周培源因不同意出面而陷入争执。国家科委曾组织实验组分赴各省调查验证特异功能,但在地方屡碰钉子。“高级干部介入下,去伪存真很困难。”“清醒的文化人不能说话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师”张宏堡报告会,到场副部长近20人,厅局级干部约200人,处级以下干部甚至被拒绝参与。数十位老将军鱼贯而入,挤满最前几排,聆听张宏堡教诲:“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你们必须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尊敬我。”在“大师”离席时,老将军们如赛跑,竞相冲到台上,抢坐“大师”的椅子,争喝杯里的剩茶。
年过耄耋的原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杜继文回忆起这个荒诞场景,不无感慨:他和“大师”们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斗法”。除了高干介入、名人捧场、媒体沦陷、大众盲从,科学家的介入更为“大师”加固。即使在杜继文参与撰写报告、促使中央取缔“法轮功”后,伪科学也未完全丢掉它的全部阵地。
事情起于1979年3月《四川日报》报道:大足县12岁少年唐雨“能用耳朵辨认字、鉴别颜色”。虽然经四川医学院对唐雨25次试验(19次偷看纸条,6次偷看未成、拒绝辨认),被认定为弄虚作假。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胡耀邦于4月24日批示:“荒谬绝伦”,并认为罪不在孩子,而在于地委、党报。胡耀邦批示中用了两个感叹号:“我们该要怎样警惕啊!该要怎么努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啊!”
在《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指示下,高级记者陈祖甲发表首篇反击文章:《从“以鼻嗅文”到“以耳认字”》。报社收到200余封来信,10条电话线中有8条被反馈占据,支持陈祖甲者不少,反对者则将他称作“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官”。
6月5日,四川省委宣传部作自我批评,时任省委书记杨超自揽责任。6月18日香港《明报》署名文章《以耳认字,未必荒谬》迅速扭转局势:四川方面重测唐雨,判定“用耳认字”是真的,并多次召开人体特异功能会议,省委书记杨超频频露面,强调特异功能重要性。接着,几乎半个中国的省份先后建立了特异功能研究组织,不少由省领导挂帅,背后则是那么多上层人物的支持。经媒体疯传,至5月,全国12个省上报20名特异功能人物。
1981年,于光远表示:哲学工作者在“特异功能”问题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状况,原以为“这样的事闹腾一阵子之后就会自生自灭”,没想到愈演愈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实在忍无可忍了。”但是,在省部级干部层面,支持于光远者少之又少,级别更高的支持者倒是越来越多。
“人体科学”为何在老干部中魅力无限?因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1982年,领衔“大师”张宝胜给“中央同志”表演“意念移物”的经历,成为张宝胜走红江湖的重要资本。当时被各方邀请治病的骗子王林,被“人体科学工作组”发起人、前国家体委主席伍绍祖和卫生部长陈敏章题字:“超于常理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发展人体科学,造福中国人民。”
1993年底,在北京妙峰山高级气功强化培训班上,每个学员头上都盖一口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信息锅,据说,该锅可以用来接受宇宙的大气场,达成天人感应。而严新“大师”敢于吹嘘自己在千里之外发功扑灭大兴安岭大火。
媒体经常拿“信仰缺失”诊断当今社会“大师”频出的病根,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悖论。1973年以国家名义塑造特异功能“大师”开始,络绎不绝的气功“大师”、中医“大师”们为权力和财富的拥有者提供的服务,从来都不是什么信仰的慰藉。1985年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合影,军队高级干部占到一半。
人体“特异功能”对峙的两位头面人物:“大科学家”钱学森和“大学问家”于光远。叶永烈曾评论钱学森:爱国主义情怀异常感人,且是一位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科学家,因而在专业之外的见解时常引发批评。“气功热”主要推动者、国防科工委科委会主任张震寰致信胡绩伟及人民日报党组,直斥后者干“糊涂事”,事情再次闹到了胡耀邦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批示“守住两条线”:“这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报刊上不要介绍和宣传”。然而,中宣部向全国宣传系统通知中,在“不宣传、不介绍”外加了“不批判”。于光远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连载的批伪长文迅即夭折。
钱学森征得张震寰赞同,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写信,“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这封信又转到了胡耀邦手里。胡耀邦不得不让步,批示说,“三不”政策稳妥公正,“但可以允许极少数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也允许他们办一个小型的定期的研究情况汇编,发给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科学工作者阅读和继续探讨”。中国科协会议传达胡耀邦批示,科协主席周培源因不同意由科协出面办“情况汇编”,与钱学森发生争执。钱学森很快主导“情况汇编”类刊物面世。1983年《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创刊号,头条即钱学森讲话《这孕育着新的科学革命吗?》钱学森提出人体特异功能的更大范围是气功,“更广泛的还有中医”。
钱学森不仅是意见领袖,也提供实际庇护。一位热衷特异功能者在评职称时受阻,钱学森专门给学校写信,此人很快评上了教授。此外,钱学森先后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即507所)作百余次报告、发言,谈论人体科学等,该所很快成为人体科学研究的重镇,张宝胜等“大师”被正式调入,其特异功能甚至被认为可用于军事目的。
1982年起,“不宣传、不介绍、不批判”实际是大加宣传。主流媒体为社会意识形态“守门”不仅失位,还成为伪科学的鼓吹者。从《重庆工人报》长篇报道《神医•神话•现实》宣传“气功大师”严新开始,六年间介绍严新“神迹”的著作有十几种之多。《光明日报》多次报道清华大学对严新的研究,证明 “人体可以不接触物质而影响物质,改变分子结构”。
1987年一位中央领导表示,“气功不是迷信,而是科学,这不是什么既不要反对也不要宣传的问题,而是要大力宣传,以便促进这项科学研究的深入,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伪科学宣传自此上了台面。这一年,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首次召开会议,气功大师纷纷“出山”,江西省司法厅、公安厅和南昌市气功学会联合派人到监狱测试王林,王林随后出狱。
次年,“气功”节目登上春晚。气功师张加陵表现气球站人、意念推板和纸吊灯管等节目。后经专业人士指出节目是剪接而成,主持人姜昆也承认,踩爆了好几只气球。相反,于光远等反对者无人理睬,甚至受到威胁,要担心自己的安全。张宏堡令弟子在家中悬挂他的头像、顶礼膜拜后,北京、四川两位反对他的干部于1995年2月的同一天被袭击受伤。
1988年,国际组织“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来华访问,通过测试令所有“超人”折戟,《科技日报》、《北京晚报》发表一系列怀疑论者的文章,但这种声浪终究被年底出版的钱学森等著的《论人体科学》盖过了。当张宝胜在汇报表演时一败涂地,目击者、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却直到1995年才刊登出来。
随着市场竞争愈趋激烈,不少“大师”走上组织化的道路。特异功能的邪教化几乎是一种必然。从大师出现开始,是否奔向邪教,只在于大师本人在何时停步。能懂得做人思危、思变、思退者已是 “好大师”了。科技最发达、宗教信仰普遍的美国,有1000多个邪教组织,英国有狂热教派604个、法国173个,西班牙有200个“具有破坏性”的邪教组织。
九十年代是“大师”的“黄金时代”。“四大天王”(张宝胜、严新、张宏堡、张香玉)之下,活跃在民间的“功法”不下千种,修习者多达数千万之众。“黄金时代”却十分荒诞:严新气功能改变2000公里外的物质分子结构,张宝胜用意念把药片从玻璃瓶内抖出来,张香玉用“宇宙语”与天外信息交流,沈昌用意念把癌症“抓”掉,张小平能治百病,有的气功甚至能使农作物增产。1993年底,北京妙峰山高级气功强化培训班上,每个学员头上都盖一口铝锅。据说,这是信息锅,可以接受宇宙的大气场,达成天人感应。山西气功师宣称改造了90%以上的蚊子;严新甚至接手两弹元勋、晚期癌症患者、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邓稼先的治疗,邓被折腾了一个月后逝世。
“大师”们的事业发展依赖于利益驱动,致使他们频频撞上法律红线。张香玉、张小平先后因涉嫌诈骗落案。1997年3月,在致人体科学工作组的函件中,公安部方面提醒说:“对前一阶段批判‘伪科学’的活动,似应给予全面正确的评价,不应全盘否定,应当看到其在揭露利用气功搞诈骗活动,倡导实事求是、严谨科学态度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99年,盛极一时的“大师”们坠入低谷。严新、张宏堡等先后前往美国,张宏堡在2006年车祸中丧生;沈昌因经济犯罪入狱;张宝胜销声匿迹。剩下“小师”王林躲去香港,2013年8月6日,长期与他保持友好关系的当地政府突然变了脸。多部门商讨后认为,王林涉嫌非法持有枪支、偷税、非法行医、行贿、重婚、赌博、诈骗等七项罪名,江西省芦溪县警方已对他立案调查。
“大师”远去,孕育他们的土壤却远未消失。为什么官员、演艺界人士、商人最信“大师”?涂建华认为:因为恐惧。我们社会的偶然性特别多,仅凭自己努力不能获得成功,所以很多人把成果当作神助。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可能存在不公平的竞争,因此只能寻求庇护。
除了“大师”悖论,还有专家悖论。
专家:1.指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南朝•梁•沉约《到著作省表》:“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中国则不然,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於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2.指学术上的某一家。《清史稿•儒林传序》:“后如孔广森之於公羊《春秋》,张惠言之於孟虞《易》说……皆专家孤学也。”
但是,专家在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范围外,可能是个外行,他的言论绝不可相信。另外,专家的“认证书”有真有假,尤其是在不合理的“认证”制度下,专家在其专业范围内也会出笑话。专家与头衔是两回事。在拜金主义影响下,“专家”常常被用于诈骗,尤其是广告中,假冒伪劣产品常常是“专家”自身获利的台阶。因此,许多“专家”实际是砖家:专门拍砖和叫兽有同,意属于同一物种。
对于媒体上介绍的“专家”,尤其是“理财专家”(现今社会上多如牛毛),你必须警惕。有人说:“‘专家理财’就是‘专家’把你的财理入他自己的口袋。”2013.12.7.
- 看来,这是个学者型的,看他的文字就如同学习一般。这样的园地却往往非常冷清。应该推荐。2013-12-30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