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自学与教学
目前,书法的教育非常兴旺发达。社会办学遍地开花,可谓一派红火景象。
一些人执着地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认为唐楷更是书法的真正的基本功。顽强地抱住颜柳欧赵之某一家,死守几年十几年刻苦地练着真正的基本功。这种现象非常常普遍,绝大多数沦为书奴。
这样的自学者写的字有鲜明的共性特征。字的可读性强,可赏性差,技法一成不变,风格始终如一。多数是写得了欧,写不了褚,更写不好行草。如果能写行草,也往往是写成“三一作品”——墨色一个样、笔画一般粗、字体一样大。
认为楷书是基本功者,再加上只攻唐楷者,其训练有严重的盲区。主要是:1、不会连续书写;2、不能快速运笔;3、不敢大小字体反差;4、写不出墨色层次;5、不能聚散开合等变化。
原因有几:一是对艺术的认知的能力较低;二是自信心不足导致;三是急功近利心理驱使。认为自己判断正确,就只偏爱某种东西,于是走向偏狭,一意孤行,越写越难入流。
传统法帖皆可为法,这没有错。问题是,具体到个人,具体到学习的某个阶段时,并不是这样简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比较科学的技巧训练应该是全方位的。动态书体必须强化训练。只攻静态字体,往往动态字体的技巧得不到充分训练;反之,单攻动态字体,静态字体的技巧就是盲区。所谓全方位技巧的训练,应该包括动静两类字体。行书写不好,楷书也太好不了。
训练不同于取法,而取法必须训练。比如,攻草者写金文训练中锋,但不一定专攻篆书。攻隶者临王铎使笔畅,但不一定走王铎的路子。
我们见到,有的人只能写楹联,一出手便是对联,叫他写其它样式马上就乱套。也有只会写大字,写不了小字,能写条幅,写不了扇面等等,这也属于训练有盲区的现象。
现在书法教学遍地开花,教头到处都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教头都具备良好的资质。我们最常见的是,教头写什么,学生写什么,教头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写。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是私塾式圈养式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窝一窝的。这种现象应该值得注意了。
- 最近浏览孙鹤著述的《中国书法百家》,看到欧阳修中年以后,做到书法生活化,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以书法修身养性,家中窗明几净,笔墨纸砚皆精良,亦是人生一乐!读此深以为然,此乃我的理想生活。我如今退休,六十学艺,以书为乐,无意苦心经营,但愿真正使书法生活化,日日练字自娱,周周教课孩子,不亦乐乎?2014-03-2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