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12-15 作者:浮云飘飘

小时候,冬天特别冷,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在我的记忆里家中从来没有买过煤,甚至没有火墙和炉子,真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怎样度过那么严寒的冬天的。那时的冬天经常刮烟炮,总是有种透骨的冷,上学的路上围巾和棉袄挡不住寒冷,有时只有侧脸或者倒着走几步。那时还羡慕别人有毛绒围脖,和棉大衣。还好下一个冬天如愿以偿,别人有的我们也有了,实在的感谢父母为我们的付出,不知他们从那里省下的钱。我们的身影年复一年的走在上学的路上。家里是一面青的泥草房,冬天太冷也只能多烧一点柴火,头半夜很热,到了下半夜特别的凉。冬天黑的也特别早,我们写完作业就把被子铺好,在上面做上好一阵子,才敢钻进里面,蜷缩着腿老半天才敢伸直。经常越躺越精神,睡不着觉的时候就一遍一遍的数窗格子,然后就开始观察每块玻璃上结的厚厚的窗花,那些窗花大致也很相同,恰似那种大树的枝杈,有倒着的有立着的。有的没什么图案,可以用手指在上面涂鸦。其实窗外早在入冬之前,妈妈就用报纸糊上窗缝,在外面在挂一个棉布帘子,白天卷上去,晚上放下来,这些措施依然挡不住还寒冷,如果遇到太冷的天气就多烧一些苞米壶,然后用泥盆装上烧透的垫上板放在炕上,全家人围着取暖。有时还埋进火里一些土豆,等火也灭了烤暖了身体,在吃上一阵热腾腾的烤土豆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没有电视只有一个老式收音机,一到晚上就盼望着收音机里传出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滴滴嗒嘀嘀嗒的声音,听曹灿爷爷讲故事。后来也跟大人们一起听评书,‘呼延庆打雷”。后来一点点长大了开始听广播剧。有“”夜幕下的哈尔滨,还有“穆斯林的葬礼“,以及玉娇龙和罗小虎那唯美的爱情故事让人神往。“人生”的片段让我了解了人性的自私与丑陋。有了电视“十六岁的花季”伴随着我十六岁的时光远去。一部“渴望”勾画出母性的伟大。永祝“好人一生平安”。“戏说乾隆”,“康熙大帝”,“雍正王朝”“还珠格格”等一系列的经典电视剧影响这一代人。现代的歌曲太快,跟不上也记不住,依然耳熟能详的是以前的老歌,潇洒走一回,昨夜星辰,牧羊曲,还有毛阿敏的跟着感觉走,韦唯的亚运会主题歌我们亚洲。70后的我们真的老了,当今的时代又会为下一代留下多少经典我茫然。

楼房的玻璃不会结窗花 ,在没有火盆烤土豆,也没有感动一代人的经典剧目。

共 4 条文章评论
  • 学习,欣赏2013-12-15 13:05
  • 回复@善慧书屋:谢谢我会尝试一下2013-12-16 08:08
  • 回复@夏秋:感谢您的肯定,我没有什么水平,一时兴起罢了。2013-12-16 08:09
  • 怀旧,也许说明我们真的有点老了。曾经的生活气息,似乎已经成为记忆。新的生活,却扑面而来。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新的生活方式必将裹挟我们;不管我们是否顺从,新的生活乐趣必将统治我们。2013-12-19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