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廊的记忆
12-16 作者:浇愁之杯
昔日路廊,今日寺庙。
天天上班,开车从路廊前经过,均熟视无睹。前几天忽然发现路廊已扩展成二层的寺庙了,赶紧停车把它拍下来;次日再经过时,门口烛台都已摆好,俨然成为一个乡村小庙了。
此路廊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公社出资兴建,当时为一层砖瓦结构,三面敞开,东北角为一小房间,住一个村里的五保户。路廊免费为路人坐歇,并免费提供开水。
路廊由五保户管理卫生,赶集乡人及路人常进路廊休息饮水,并拉家常,不管认识与否,总喜欢进路廊坐一会,或者抽上一根烟,聊片刻再赶路,如某家母猪又下了多少小猪;某家婆媳又吵架了;某家自留地又种了什么;今年庄稼长势又如何;今天集市上又发生了什么,等等。
也有在路廊里偶遇故友,并彼此寒暄:
“哎哟,好久不见,你胖了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哥,你身体还硬朗否?我可大不如前了啊!想当年,我挑着百多斤谷你还赶不上我哩!”
“这是你家孙子吧,长得好快啊。”
“嫂子还好吗?”
“家里猪长得肥吧?”
寒暄中,坐在路廊中休息的人也有凑热闹附和着,于是,整个路廊便这样热闹起来了。
附近的大人与小孩也好热闹,没事总往路廊里凑,昔日的路廊就这么热闹。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路廊也失去了它的功能,哀落成了必然。走进历史,走进记忆,自然成了路廊最后的归宿,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但人为什么总要到失去时才觉得珍惜与惆怅呢?
也许,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叹息。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寒暄中,坐在路廊中休息的人也有凑热闹附和着,于是,整个路廊便这样热闹起来了。 附近的大人与小孩也好热闹,没事总往路廊里凑,昔日的路廊就这么热闹。2013-12-16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