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切当回应

12-24 作者:笑铀

社会关切当回应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非常“喷青”的文字:一群杂种,从来不用下岗,却在研究你的退休。一群孙子,从来不会失业,却在研究你的下岗。一群蛀虫,从来不交养老金,却在研究你的社保。一群硕鼠,从来不买油,却在研究着你的油价。一群鳖孙,自己在全世界有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却在研究以房养老。一群王八蛋,儿孙都在国外,却研究着你该如何爱国……不管这段文字的观点是否“有失偏颇”,但,里面多多少少还是透出一些“社会关切”的。

记得是去年的秋天吧,我在网络上关注到“一群鳖孙,自己在全世界有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却在研究以房养老”的内容: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1处房产情况基本属实,并且,蔡彬过去按规定申报的房产数量与此有一定距离。当地纪委已成立调查组,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发布。此事甫一曝光,纪委即迅速介入作出妥善处置。如此快速回应社会关切,既是对群众负责,也是应对舆论监督的正确方式。这不仅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有利于提振群众参与监督的信心。网民认为:微博时代,舆论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大。经验证明,面对监督,讳疾忌医、拖延时间、遮遮掩掩,不仅不能让群众满意,还会让相关部门形象大打折扣。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公开。政府的主动作为是化解矛盾、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关键。唯如此,形成良性互动,监督才能落到实处,“关切”方能促进进步。

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回应社会关切离不开舆论监督,因为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政机关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各级党政机关可以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实施舆论监督不仅可以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提出直接的批评,维护社会肌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这种直接的批评代表了民意。这也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媒体人要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基层,在第一线和“第一时间”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更好地把舆论监督的威力发挥出来。

社会关切当回应。面对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最能考验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愿不愿担当、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是一块试金石。愿不愿,是为民服务的意识;敢不敢,是胆识和勇气;能不能,则是执政水平和办事能力。所以说,不仅要勇于担当,还须善于担当,也就是要潜下心去调研,掌握内在规律,谋得化解之道,才能为百姓办好事,为国家做贡献。否则,就是尸位素餐、无所建树,岂不愧哉?

直面社会关切也是一种担当。纵观世界历史,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冲突复杂化,几乎是避不开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一个管理者记住自己的“责任担当”且勇敢担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笑铀

2013,12,23.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