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第一个大件

12-28 作者:丹枫

那是1979年时,我们还没抽工回城,住在农村,有朋友出差去上海,我把攒了几年的钱给他,让他给捎个收音机。几天后他来电话问,美灯牌收音机121元,如果加3元,可以买有灯的,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买有灯的。虽然3元钱是我们一家四口一个月生活费的十分之一,我们还是想奢侈一下。等收音机捎回来,我们高兴极了,尤其是两个孩子,坐在收音机旁边不肯离去。听孙敬修老师讲故事,听样板戏,我们就听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听电影录音剪辑,那个美呀,甭提了。邻居也过来听,因为当时谁家要是有了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那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收音机数上海产的美灯和熊猫牌好;缝纫机数“无敌”和“蜜蜂”牌好;手表数“上海”牌好;自行车则数“飞鸽”和“永久”牌好。当地老社员把下乡知识青年叫飞鸽牌,即早晚得回城,把已婚知青叫永久牌,即不会离开农村。可是没想到,“四人帮”倒台后,中央落实了政策,知识青年不再上山下乡,并且,开始大批返城。我也有幸在1979年8月抽工回到阔别14年的五龙背,当上了工人,我和两个孩子也由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泪水打湿了捧在手里的户口本和粮本。。。扯远了。自从买了收音机,我们家成了邻居聚会的场所,到了晚上,都到我们家听评书,有单田芳和刘兰芳讲的杨家将和岳飞传等等。把电灯关了,专门看收音机左边的绿灯,简直像绿宝石一样。虽然只有指甲大小,可是在黑暗中显得那么耀眼,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3元钱没白花。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