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电脑荧屏上出现白老师的QQ号时,我兴奋异常。自从2000年到温州,我就试图找到他,但始终未能。今天在不经意间突然有了确切的消息,怎不叫人高兴?这是2012年8月22日下午3点多。
8月25日下午4点半我们夫妻与白老师(白希玺)在一家名叫东北一家人的饭店相会。
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完全消尽了年轻时的风采。明亮清澈略含幽默的目光已完全被慈祥取代,年轻时的瘦而高已换作眼前的粗而壮,那双骨感十足,粗壮有力的大手伸出来令人望之生畏。这老人太健壮了,健壮得有些与眼下的风尚不合。
慵懒的目光,迟缓的行动和肥硕的身躯是富人们的健壮。而白老师的健壮是脚步的落地有声,是行动的灵活潇洒,是说话时南北混合味道的花腔男高音,没磁性但响亮。他的家在水头,距离温州市85公里,这65岁的老人是驾单车仅用不到4个小时骑到的。他的健壮是时代赋予的。
白老师是1969年在读高一时作为“文革”的牺牲品,领袖的替罪羊被下乡的,由浙南到东北。先是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继而接受林业工人的再培养,然后是一年的师范培训,最后成为一个企业学校的教育者——金矿局子弟校的一名教师。
当时他并不教我,只是因为他和我同住在学生宿舍,只是因为他是工人阶级领导学校时,为数不多的几个正经老师之一,又是因为他身上没有惰性和俗气,又懂生活易接近,反正他身上有许多我当时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吸引并影响了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十年以后,我们这些企业中的公仆,要为党和政府的胡作非为买单,要为改革开放作贡献,要为解放国人思想作先驱,国家为了甩开包袱轻装前进,以每人每年1400元的超低价格买断了我们的工龄,于是,大树既倒满地猢狲。我和妻子从东北来到浙南,到私立学校当老师。更有意思的是,我的妻子还到了白老师的老家腾蛟,教了白家的后代,(只是当时不知道)
我不知道,这是喜剧是闹剧抑或是荒诞剧。
和白老师面对面坐着,这慈祥的老人眯起眼睛,仔细地端详我们,语重心长地问这问那。言谈中,他不但没有怨言,还反复地说,林场没亏待我。。。 。。。在他身上满印着时代的烙印。
因为“文革”白老师被“流放”塞北10年,因为“改革”我与妻子漂流到江南,至今已十有三年,而且还不知什么时间能落叶归根。只是我与白老师这跨时代的相聚,思想起来真是让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 为了生活,离开故乡,心依然情暖。2014-01-03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