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媒体的触角多伸向农经前沿

01-14 作者:笑铀

愿媒体的触角多伸向农经前沿

据报载:2013年12月30日《赣州晚报》以“甘蔗扩种一倍 不料滞销千吨”为题,报道了瑞金甘蔗种植大户因产大于销而为千吨甘蔗滞销发愁,正四处奔走找买家的消息之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商家闻讯前来购买,有周边宁都、石城、会昌等地的,也有来自本省九江、宜春、抚州的,还有福建省宁化、连城等地的,许多人还打电话来订购,甘蔗滞销问题很快得到缓解。(《赣州晚报》2014年1月7日A7版)

无独有偶,去年秋季当地媒体一则《兴国上百万盆杜鹃花“孤芳自赏”》的报道披露曾经被选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用花的兴国杜鹃花,销售仿佛也进入了冬季,绚烂的杜鹃花似乎失去了昔日的色彩,100多万盆杜鹃花面临滞销。令人欣慰的是,自从媒体对兴国县杜鹃花“孤芳自赏”的现象进行关注以后,销路大开,很多花卉客户通过媒体了解到兴国杜鹃花滞销的消息后开始选用兴国杜鹃花,让花农愁眉舒展。

媒体记者的客观报道,就给本来滞销难售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可见媒体的“吆喝”十分奏效。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

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贯穿于工作始终,才能更好的完成使命。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产量不断增加,搞活农产品流通,拓宽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成为当前涉及国计民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媒体记者下基层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可以了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媒体人要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农业经济的前沿阵地,在第一线和“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的第一手资料并加以“消化”,及时披露报端,起到沟通农经信息、疏浚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桥梁”作用。

笑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4,01,14。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媒体的力量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很少的农民可以取得媒体的帮助。我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期的很多向日葵找不到销路,即便有,经过多层经销商,价格也会很低,使得很多农民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2014-01-14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