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繁华后的沉降,风月里的忧伤

01-22 作者:浅秋年华

用繁华做道场,融入丝丝几许愁香;在青铜的鼎镬里氤氲紫兽中的轻烟、萤火中的光芒、瀑布中的水雾和柔草上的芬芳;再斧以罡风、新月、繁星、秋海棠;文火细煨,加几勺岁月、洒半星流光;蒲扇清扬,出一碗一千年凝炼的文字汤。品之,兼以轻歌、曼舞、锦瑟、胡笳,韵味悠长。这场千年的盛宴,名曰:宋词。---题记

(一)简约

蒋勋先生在他的《说宋词》中写道:“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宋词就事论事,少了唐诗的几分说教,多了一些俏皮和明澈。骈四俪六的对偶很少在宋词里见了,宋词像是一千年前的流行歌曲,用忧伤的文字串起惆怅的音符,明白而简单。

今天,我们唯一能听到的一首唱出的宋词是姜白石的“长亭怨慢”,用粤语演唱。宋词是歌,要辅以音律之美、舞蹈之美一同欣赏。在此以前,我们所说的唐诗是被吟诵出来的,更像是一种文学,而不是艺术。我听人吟诵诗篇,总像是抑扬顿挫的唱一出京戏或是评戏,不知所云;简约的艺术应该是能够给人明明白白的美感的,至于高雅的感触不到的东西,称不上简约。而生活中,简约最美。

宋词里的每一个字眼儿都是明白的,它没有什么雕饰堆砌的物件。白话一样的语言既不晦涩、也不让人觉得突兀,恰如其分。你像元曲就差一些了,张养浩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乍一听起来煞是土气。所以,宋词可贵,它好像是那么的恰好,简约到让人刚刚好能完全读懂,又不因为简明而俗气。这种简约,格外具有魅力。

(二)平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宋词的那些平淡是与生俱来的,像是掬一抔甘甜的山泉水,清澈透明。苏东坡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晏殊说:“不如怜取眼前人”。词人小楼香径、纤杨细柳的锦瑟人生,纵是珠玉满堂,亦不轻言富贵。而是追寻另一种红尘中的潇洒、热闹中的宁静、充实中的空芜。于是有了“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的含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

回首唐诗的作者,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豪情万丈、忧国忧民却不能施展抱负。皆是因为人微言轻。而耳熟能详的宋词作者中,官居宰相尚书的不计其数: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等等。他们在庙堂上治国安邦,书写道德文章;在庙堂下浅吟低唱,勾勒长调小令。他们的生活锦衣玉食,他们的国家富贵安康。所以,怕是没有什么再能够让他们念念不忘的忧虑,唯有红尘中的平淡让他们执着。

而宋词最富有魅力的一点便是:它抒写吹弹可破的温柔、古灵精怪的寂寞和夕阳西下的阑珊;唐诗像是一场富贵的洛阳花事,满庭肆意绽放的牡丹,宋词则是一场连绵清秀的梨花雨、或是被它打落的几片秋海棠。

(三)才子佳人

含蓄的宋词,也能流淌出“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这样直抒胸臆的句子。宋词中的情,自是痴心难忘。人生自古,多情豪迈,有的情是战场上弹剑作歌、披挂上马的壮士之情;也有才子佳人、琴瑟相合、比翼连理的儿女私情。

宋词中不乏或多情、或痴情的才子佳人:用真情行走秦楼楚馆、在歌姬舞女面前潦倒一生的柳三变,感叹罗带同心结未成、甘愿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十年生死相隔、鬓霜如雪的苏东坡,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相思而终的唐婉,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李易安。他们无不借助着宋词的格律勾勒出自己心中难以堪言的情愫、如丝如缕的惆怅。

那些离别的岁月、独处的孤寂、重逢的欢愉、告白的羞涩;那些裙裾翩翩、举案齐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填入宋词,从此驻足在这烟火人间。

(四)豪放和婉约

有的人,喜欢品悟平静的生命,如同品尝一尊酿造百年的醇酒,清冽沁香;有的人,则喜欢不羁的生活、没有枷锁的旅途,如同让心灵出走,流浪在天涯海角。他们,一个名叫婉约,一个名叫豪放。他们一起,谱写了宋词千百年瑰丽的篇章。

去看看宋词词人的画像,即使是高官显爵在身者,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活得洒脱自在。词人闲来无事,就喜欢评点,婉约词人评点杏花霏雨、秋风落叶、小桥流水、斜阳西下;豪放词人评点塞外苍凉、猎场轻狂、人生激荡。

宋词中的豪放,和唐诗中的豪放大相径庭。诸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类夸张宏大、狂妄不羁的句子宋词中不会有。唐人愤世、弃世,宋人入世、乐世。宋人纵是豪放,也讲求节制,从不信马由缰、不知所以。宋人随缘自释、随遇而安,追求生活、追求凡尘中的快乐。

(五)大宋朝

唐诗的背后站着一个大唐,宋词的背后站着一个大宋。

宋朝的疆域不是最大的,武功不是最强的,年代不是最长的……但我最喜欢宋朝。原因很简单,我最喜欢的皇帝在宋朝,我最喜欢的古城在宋朝,我最喜欢的文学家在宋朝,我最喜欢的政治家在宋朝,我最喜欢的将军也在宋朝。

宋是一个温和的王朝,以文治国,终使文恬武嬉;但终其一生,没有汉朝的谋篡、晋朝的残杀、唐朝的暴乱。宋是中华汉文化最终成形的时代,若说秦朝奠基、汉朝征服、唐朝兼取,那么宋朝便是发扬。唐朝的长安城为列国客商群聚之地,市井繁华,因而促进了汉族和西域各族的交流;宋朝的汴京不再向大唐那样有影响力,却比唐长安更为繁华。这种繁华,是乱世结束、治世出现、关河宁定、海晏澄清后由官吏、商人和百姓一同创造起来的。宋是一个最“中国”的王朝,她儒雅、端庄、睿智、富足。她的这些“中国”的元素,给予了宋词最大的灵感、最广阔的空间。

(六)宋朝的无奈和宋词的愁肠

看宋词,极少有从头到尾喜情洋溢的作品;又几乎没有满篇忧愁、平铺直叙的例子。宋词的愁,便是宋朝的无奈。

宋朝军力不强,无法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只能自保。于是爱国词人徒添伤悲之情,篇篇作品映射出这些惆怅;而没有这份意识的词人却也是满腹怨怼,他们只怨宋朝太过繁华,以至于自己没有事情可做,秦楼楚馆、天上人间都见识过了,只能用淡淡的愁殇描摹锦绣文字。这便是宋朝,最深的无奈。

没奈何,她的繁华,沉降了三百年;她的文字,贮存了一千年。真情流露,以至于一千年前的情感,也让今人读之刻骨铭心。故而不论何如,纵是风月里徒谈忧伤,宋词,也别有一番繁华绮丽的清韵。

共 14 条文章评论
  • 浅秋美,枫叶染年华。岁月泛黄谁见了,光阴又绿展奇葩。言语更潇洒。2014-01-23 01:27
  • 欣赏学习!2014-01-23 10:42
  • 文字不错。2014-01-23 10:57
  • henhao2014-01-23 11:19
  • 写的真好啊,我已经把你的文章转载到易安图书网了。whzjlm.haotui. com 欢迎来发文2014-01-23 11:55
  • 大家手笔,文章婉转流觞,虽然有的理解我不敢赞同,但也不能说明这不是好文章。2014-01-23 14:19
  • 有些方面分析的很好,赞!2014-01-23 16:17
  • 全面、客观。文思、文采。2014-01-23 19:15
  • 有些说法我也不大赞同,我喜欢宋词,也试着写了不少,但我有些反对今人写词还反复堆砌那些老掉牙的词藻,陈毅将军也很喜欢写词,他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你不妨看看这位才子写的词...推荐你的文章2014-01-23 20:38
  • 喜欢先生的文章,透彻2014-12-20 22:24
  • 喜欢先生的文章,透彻2014-12-20 22:25
  • 总结不错哦2014-12-21 15:16
  • :写的真好啊,2014-12-21 15:39
  • 拜读,学习,问候冬安!2014-12-2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