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行(六)
从我的私人相簿看,我还在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四日去过一次兴凯湖挡壁镇,并在白棱河桥头留影。不知是什么原因,那次兴凯湖行没能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连当年在桥头与我合影的两个年轻人,姓什么叫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而我连续写了十几年的日记恰恰在那前后中断了四个月。写这篇文字时,我想努力地回忆当时的情况,大概可能也许是我陪同省商业经济学会的人在一次研讨会之后去的兴凯湖。这也再次说明了两点:一、因不同的缘由和不同的人出游,收获的感受,留下的印象都会不一样的。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白棱河口的小桥一半是铁桥,另一半是木桥,铁桥低木桥高,桥中间出现了一步台阶。此处早年没有桥,后来中苏两国分别驻扎了边防军,因一些事务需要会晤时,两边的军人站在对岸叽哩哇啦地喊话。两国关系缓和后,双方都觉得如此会晤太不方便,于是商议建一座小桥。为了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各自把桥驾到河道的中心线。我方的铁桥日久天长桥身下沉,就在接头处形成了一步台阶。
当壁镇、新开流、泄洪闸是兴凯湖百里长滩上的三处旅游景区。其中,当壁镇为八五一〇农场所辖。八五一〇农场场部位于鸡东县东海镇,而当壁镇则位于密山市境内。今年因有外省捕鱼人越境作业,引起俄方交涉,所以在快要进入新开流或当壁镇旅游区时,都会遇到拦车查验身份证的武警。一车人只要有一人出示身份证,整车人即可通过。自一九六三年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前期,虎林、密山等县属于边防地区,当地居民一人一本边境地区居民证,简称边防证。其它地区人员进入边防地区,要在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具前往边境地区通行证。通行证上印着最高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那时,火车一过鸡东站,乘警就开始查验证件,没有边防证或通行证的,要在东海站下车。
当壁镇开发为兴凯湖著名的旅游景区是近四十年间的事情。北方许多景区有着极为分明的淡旺季,在景区建的宾馆酒店也随之有了极为分明的淡旺季。有钱建房的人往往没时间经营,总不能年年九个月干别的,三个月上湖经营吧。于是就对外承包经营,虽然没有自己干挣的多,但起码最后还能落下逐年增值的房产。承包者交了不菲的承包费,急于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把钱挣回来,而且还得有利润。于是各家雁过拔毛,漫天要价,不择手段掏游客兜里的钱。最败坏当壁镇形象的是经营者的素质,男的长得凶狠狠的,笑都笑得让人生怕,好像不吃他家的饭就欠了他家的钱;女的浓抹厚施,衣短裙薄,声高话糙,好像不住她家的店就对不起她的什么似的。现在交通方便,这样的地方已不是非住不可的了,这样的饭也可以不吃的。离开已开发景区远一点,什么都便宜了,人也厚道了。咳,都是钱闹的。两年来,我一直不问真假地认为:这些承包者不是垦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