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城市,做好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仲丽辉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标志,是一个兼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活体生态系统,建设和谐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新世纪推进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城市化建设首先应根据不同省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区的历史情况,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来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发展的框架体系和完善城市发展的思想体系。
云南省省委书记秦光荣著的《和谐城市》一书从城市的发展与文明进步,城市的定位与发展类型,产业与城市竞争力,城市分布与区域性协调发展,城市功能与布局结构,环境资源与城市的可持速发展,城市管理与运作,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型城市,市民与城市文明,城市文化与形象打造十个方面概述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状况,并枚举了古今中部分城市发展案例。
《和谐城市》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现实需求出发,阐述了云南的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以讲故事的方式对云南省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确立了云南应发展山地城的城乡建设思路,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最终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文明和谐城市。
《和谐城市》给我的感受是在建设和谐城市的道路上,必须因地制宜,借助各个地方的资源优势,让有限的资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城市。
由于云南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地域位置的特殊性,区域性文化的独特性,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自然景观方面,云南是个多山的省份,群山连绵,江河纵横,山川秀美,气候适宜,景色宜人,在人文景观方面,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可以利用云南区域性的独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城市经济。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对城市发展多元化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就其历史来说,云南省的城市经济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因素的。发展多元化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有机结合,多元化产业以及城市、乡镇、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云南省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在城市发展环境中云南是占有一定优势的,省城市昆明四季如春,素有“春城”之称, “四季如春”的美誉,“花开不断四时春”说法。除了省城昆明而外,各地区也相应地有自然优势和文化优势,可以利用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进行相应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利用自然景点和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来发展和建设。
在发展城市多元化产业的过程中,新平县就搞的不错,他们旅游局工作做的非常到家,并且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挂上了钩,邀请浙江横店影视学院的楼跟良教授到新平采风,利用新平的景点,诸如记入吉尼斯记录的彝族磨盘千桌万人宴,彝族文化长廊,磨盘山风光,花海、镜湖、哀牢山风光,古州野林、南恩瀑布等风景名胜和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茶马古道,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花腰傣服饰、彝族舞蹈以及她们的民族风情都成为楼老师书中的内容。借助楼老师的妙笔生花,使新平“走出去”。不但发展了旅游业,也相继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这本书的书名为《我在彩云深处等你》,现在书已经问世,我已拜读过,写的不错。
其实我们华宁县堪称“泉乡”,是名不虚传的,离县城5公里的象鼻温泉以及通红甸的鸳鸯温泉都很出名,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型生态农业县,具备相应的自然景观,盘溪大龙潭,又名七犀潭,堪称云南第一泉,出水量占云南第一位,全国第三位。还有地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抚仙湖风光,抚仙湖的水清澈见底,前几天我才去,要是前几年,游鱼可数,我相信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的共同治理下,一定会恢复她的本来面目。矣格冲风光是一个未开发的自然景点,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华宁同样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特色,居住着的彝族,他们篝火晚会、彝族舞蹈、长街宴都很有特色。说起华宁的苗族服饰,那可是满绣,一套服装全部用各色丝线绣满,她们凭自己的灵巧的手构思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图案花纹,遍布服装每一角落,而且不露出一丁点儿的布丝,别具一格,她们是天然的服装设计师。还有历史悠久的陶器,过去就有新兴(玉溪),河西布,华宁的碗香炉的童谣,发展旅游业不是不可能。
在城镇产业化结构调整中,华宁县也搞的有声有色,首先确立了以“三棵树” 即柑桔、核桃、甜柿为继烤烟之后的发展产业,利用华溪乡镇地处于曲江与华宁河交汇的下游(曲江在华溪是最后一段流程,当进入盘溪地界后就汇入了南盘江了)的河谷地带。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环境来打造柑桔产业,以柑桔产业的发展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以华溪乡镇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不久前,云南省实施了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打破城乡差别的二元化结构,现在又加大的城乡统筹力度,为云南省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开拓视野,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超前的思维理念,科学定位城市性质和职能,树立城市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的观念,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处理好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地方最大化优势,使城市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它应有生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速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