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雅俗竞美尽风骚
酒海成仙路,
得道驭茶风;
心中有雅境,
凡尘无一物。
——作《茶酒吟》一首,以做“引子”
酒醉众苍生,原本红尘梦,一缕茶香飘,方把心神定。无酒无茶,则无以成诗;无酒无茶,则更没了生活。酒铸诗魂,茶定诗雅。酒与茶为诗,那是生活的结晶,那是五光十色的歌,她灿烂的闪烁于拥有灵魂的世界里。用微醉的心去弹奏这生命的乐章,这样的生活更精彩。这样的醉,有酒的热忱,亦有茶的淡雅,还有生如夏花的那种芬芳。这样的醉,是一种坦然、一种超脱、一种无我、一种担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情浓处醉之以酒,相知时淡之以茶。竹林雅境,高山流水,沉淀了多少浮世的尘埃;清风明月,或茶或酒,有多少英雄豪杰借此畅怀。 曹操《 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恐胜千古酒诗之尽美。穿越时光的隧道,似乎看到了“竹林七贤”那潇洒狂饮的身姿,似乎嗅到了山野间那自由飘荡的酒香,嵇康“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述志诗 其一》)、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的老庄风范,表现了文人志士淡泊名利、清静无为、心胸旷达 、虚而有节、乐于自然的高尚情操。有酒自为乐,茶香更迷人。唐代钱起一首《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描绘了令人神往的自然山水与幽静闲暇,饮茶之高雅足以与酒侠聚首相媲美。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堪称最早咏茶之妙诗。宋 ·苏轼《雨中过舒教授》“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陆游《雪後煎茶》“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无不表明了茶人淡雅闲洁、宁静超脱的心境。
纵观古今,要说饮酒最为风雅、最有品位的当属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了。有人称之为:“诗外有酒气,诗内怡性情。”且以酒乐道于世,却又心在尘外。漫步在陶渊明的庭院里,我们见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不受功名利禄烦扰、超然隐于市井的精神世界。在《归园田居》里,我们洞悉了诗人“误落尘网中、对酒绝尘想、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觉醒。从《杂诗》“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诗句里,我们领略了诗人热爱生活、善于交友、自由率真、好德乐道的人性之美。
茶与酒的故事,又曾流传在清代的寓言诗里:茶对酒诗曰:“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是说茶可提神醒脑,且有助于诗性的发挥,待客有茶即可,酒则乱性误事。酒自然不服,则对茶诗曰:“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是说美酒可供君主用于楼台、宫殿之上,更能用于平息争端及友好往来,祭奠喜庆的宴席都是用酒,没有听说用茶水的。在茶与酒的争锋之时,水则作诗调解曰:“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是说茶与酒并非一物,用途也不同,但都离不开水,从饮水思源的角度看,茶与酒乃为兄弟,相处之道,当以“和”为贵。
俗是生活,雅是境界;脱离了生活,也就谈不上高雅;脱离了高雅,生活就会缺少滋味。酒虽显俗气,生活里却也不失雅意;茶自有高雅,生活里却也不离凡尘。世俗的浓烈与淡雅的芬芳,绘就了生活的本真,造就了自然的轮回。所以,酒与茶,俗与雅,并不矛盾。酒从远古走来,一路高歌,保驾护航并见证了华夏子孙的繁衍与昌盛 ;三皇五帝时期,茶的横空出世,飘香四海,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及世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操。 酒与茶又同为养生之佳品。中医认为:“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茶茗性苦,热渴能济,上清头目,下消食气。”酒暖心,茶醒神。酒与茶,已经成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保健饮品及待客之上品。
大千万物皆有神灵。酒与茶,亦不例外。禅茶一体,酒通仙道。与天地相应,与日月共存。得于自然,而虚于功名。所以,世人当以虔诚的心,来对待上天赐予我们的圣物。人不同,心不同,品出的滋味自不相同。名利之人,饮酒酒醉,饮茶茶醉;明理之人,饮酒酒香,饮茶茶香。
酒与茶,又是谦卑的。酒不会计较你的贵贱,茶不会计较你的贫富,有的只是给予,而不求一分的回报。给予的感觉是幸福的,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这正是:酒神邀明月,茶魂荡清风。酒韵茶香均常在,古往今来人不同。不知功名何去了,只剩竹林一片、丹心一颗,在人寰。
( 伍味子 2014年2月7日于吉林·蛟河·城市家园)
- 好文,欣赏!2014-02-13 08:59
- 回复@晓月清风:同道中人不吝斧正为妙。2014-02-13 12:30
- 欣赏佳作!2014-02-13 18:00
- 回复@清浅*婉凉:在朋友的欣赏中,我感到了人世间的友谊与美意。2014-02-13 18:09
- 回复@丫丫:多谢支持!2014-02-13 18:10
- 欣赏!问好伍味子 2014-02-13 22:02
- 回复@三月风:谢谢!清茶暖酒任你品尝。2014-02-13 22:51
- 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乐,一饮魂销万古愁。2014-02-16 12:46
- 酒神邀明月,茶魂荡清风。好工的对仗!2014-02-18 13:17
- 若雨来了,欣赏阁下的茶与酒,细品其味,一缕袅袅的茶香,半盏沁人的醇酒,醉在其中!雅俗共赏!娓娓道来,好文笔。。。2014-02-18 13:22
- 回复@听风雨如昔:谢谢若雨欣赏,茶香醇酒,待客之道,你若醉在其中,我自然不能独醒。真的再谢谢!2014-02-18 23:21
-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菜根谭322》 2014-02-19 18:14
- 喜欢你文字中的 古风雅韵!2014-02-24 09:33
- 回复@李评:一种消遣而已,欢迎指导。2014-02-24 20:20
- 赏2014-02-26 09:47
- 回复@南海竹:清茶一杯送朋友!2014-02-27 14:29
- 酒,中国历代文人对其评价各执一词,而对茶的评价却似乎很一致。其实不在酒茶本身,而在饮用之人。2014-03-09 08:20
- 回复@蕉窗夜雨:真是明白人,谢谢到访!2014-03-09 11:58
- 清雅之人,做清雅之举。悠然而悦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2014-03-15 20:03
- 回复@南兮钟灵:谢朋友优雅的点评,祝你悠哉悠哉!2014-03-17 17:16
- 这正是:酒神邀明月,茶魂荡清风。酒韵茶香均常在,古往今来人不同。不知功名何去了,只剩竹林一片、丹心一颗,在人寰。2014-03-17 20:21
- 回复@汉茂油桃:谢老哥哥到访,敬酒。2014-03-17 20:31
- 回复@伍味子:呵呵,我现在正是如此之人,但明天就不一定了。谢谢并祝你也一样哦!悠哉悠哉!2014-03-18 19:28
- 回复@南兮钟灵:哈哈哈,想必也是豁达之人,握手!2014-03-19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