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春晚”也不赖
“年年都要办、年年都挨骂、挨完骂再办下一届。”用这句话去形容近几年的央视春晚,应该是非常合适的,“小品没笑点,不是‘想死你们’而是‘想让我们去死’”、“朱军又说错话了”、“导演都是饭桶”……时代进步让观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舆论环境的宽松让每个人都有着充分的发言权,人们时常会痛骂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晚会和曲艺作品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用老演员是“炒冷饭、没新意”、用新演员是“没听说过、不入流”,主持人煽情“太做作”、不“煽情”是不够温暖,跨界演唱“死难听、不专业”、专业演唱则被说成“除了宋祖英就没别人了吗?”……有一句话应该是大家公认的,这年头春晚挺难!
但如果把春晚比作一个人的话,我倒真心觉得当个“春晚”也不赖。正如春晚所表现出的众口难调、一碗水难端平的问题一样,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时常会感到难以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和春晚一样,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接受自己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春晚遇到的问题中找找答案。
“过年了,春晚就是想让大家乐呵一下。”在许多对春晚成员的采访中,我们都可以听到这句话,这也是春晚最基本、最核心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我们带着善意、积极的初衷去完成一件事情,希望事情的结果是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以实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双赢,但事与愿违的情况时常会发生,好的目的有时候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这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误会和矛盾,面对这些阻碍,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寻找到更加合理的途径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意愿,在这个问题上春晚每年都在改变和调整,春晚收获的结果怎么样姑且不论,至少我们要做得更好。
“春晚?从来不看”、“春晚,吐槽呗”今年春晚以对观众的采访作为开场,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这两句回答印象深刻。“冯导以调侃的方式给观众们先打预防针了。”“开场采访”的话音刚落,观众就在网上做起了评价。既然我们的很多做法和行为方式难以做到面面俱到,那就要学会像“春晚兄”一样懂得自嘲,更要敢于在人前自我批评、勇于承担后果,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和春晚没有绝对的好坏一样,人们之间的观点有时没有绝对的对错,与其去争个孰是孰非,不如以一种大方的调侃与自嘲一笑置之。
善意的出发点、努力去做到最好、面对批评和质疑敢于承担和自嘲,虽然我们的“春晚兄”有着种种的不尽如人意,但老兄的一些特点和品质还是值得一学,真心的说一句,有时候当个“春晚”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