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吃法及其它

02-23 作者:安然

吃甘蔗,实属平常之举,若讨论其吃法,未免过于“小儿科”。不说美食家不屑一顾,就连常人也会断言是无话找话。事情偏偏平中有奇,往深处一想。又颇具道理于其中。

近翻古籍,偶见一则关于吃甘蔗的奇闻:说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时总是整根入手,从梢头吃起,顺次吃到根部。有人大惑不解,问何故如此吃法?画家答道:“根部甜甚,不可先吃;由梢至根顺次吃至甜美处,方能渐至佳境。”

好一个“渐至佳境”,一句话道出了顾公奇妙的食蔗艺术!

人说名家多怪癖,癖者,乃习惯,非病也。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甘蔗吃法不同乃个人所好,原本用不着说三道四。倒是其中蕴含的哲理意味似乎昭示着大画家的与众不同。

历史上的顾恺之博学而多才,精于画技。尤其擅长人物画。史载,他笔下的人物一反汉魏古拙笔风,刻意追求点睛传神,不失为世人瞩目的人物画艺术大师。就是这样一位颇具艺术独创精神的古代画家,吃甘蔗又吃出了新的方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称得上曲径通幽情趣盎然。

今天,人们越来越聪明了,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于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于是,普遍的浮躁心理时时作祟,急功近利的想法做法比比皆是。小到图省事走捷径,大到投机取巧淡泊心志,致使惰性泛滥惟利是图。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利趋之若鹜;无利退避三舍,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真正的事业的成功往往首先在于寻找起点,从起点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零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基石。道理无须多嘴。然而,偏偏就有人不相信,不相信打基础的要紧,不相信基本功的作用,他们绞尽脑汁企图截取最有名最有利的那一段,根本不愿付出什么艰苦的劳动。搞技术的不愿从扎实的基本功入手却幻想一觉醒来出现奇迹;做生意的不愿从分分厘厘的蝇头小利赚起,一心幻想一夜之间成为暴富;搞艺术的不从专业基本功起步,一味追求一歌红天下一书誉神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扎实的基本实力,安可求事业辉煌随便成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顾恺之吃甘蔗,不怕嚼没滋没味的梢头,说到底,就是不怕清淡,知道品味那段甘甜需要一个过程;知道抱朴守拙乃做人的智慧;知道处世做人的大境界!一根甘蔗吃到这会儿,生生让他品出了人生的哲学意味,这才是一笔无法以金钱估算的财富。而今,只听见人们争相传说顾公的一幅真迹如何如何价值连城,却很少知道他吃甘蔗的趣闻轶事,这真是太不应该的疏忽!

我们在品尝了某些生活中的挫折失败之后,怨天尤人均不奏效时,不妨狠下心来重新估量自己,不妨从枯燥无味的劳作做起,以求慢慢品尝成功的甜蜜,真到了那时,可别忘了一代画师顾恺之!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