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了,神农溪九畹溪
春暖花开时节,我有幸前往美丽的长江三峡联谊,泛舟于碧波荡漾的长江之上,心仿佛天空的鸟儿尽情地飞翔。
此次三峡之行,让我真切感受了中国十大风景名胜长江三峡的壮丽山水。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1公里的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用这样优美的诗句形容这滔滔江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流淌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在此燃起过熊熊烽火;多少仁人志士,留下了艰难跋涉的足迹;而多少文人骚客,留下的是他们悸动的低吟与高歌……
三峡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西陵峡段的神农溪和九畹溪。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工作,总是多了些钢铁的意志和坚强,却明显少了些溪水的温柔或灵性。这也许印证了“缺少的往往是珍贵的”那句话。如果说长江之美,美在汹涌澎湃,大气磅礴,好像极具阳刚之气的青春少年;而汇入滚滚长江的这两条美丽幽深的峡谷溪流,则是情窦初开的小家碧玉,一汪春水,至清至碧至柔,两颊绯红,叫人不忍轻拂。
神农溪位于长江三峡中段,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由南向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于巫峡口东入长江。相传远古瘟疫流行,饿殍遍野。炎帝神农氏为拯救黎民,来到今天的“神农架”,遍尝百草,采药治病。后欲取道长江,却见一条大溪挡住去路。一筹莫展之际,突然从上游漂来一架木排,炎帝迅即一跃,跳上木排,遂顺利漂流此溪,抵达长江。后来此溪即谓之“神农溪”。神农溪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悬棺栈道,形成龙昌峡、鹦鹉峡、棉竹峡三个险、秀、奇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我们乘坐环保游轮,穿行峡中。但见两岸崖壁怪石峰峰,处处溶洞,据介绍,这里分布着大小溶洞60多个,且大多数洞口有石砌土垒的墙壁,留下古时战乱的痕迹。又以龙昌洞、燕子阡著称。龙昌洞非石洞,长10里,可以浮舟往来。船至燕子阡洞下方时,游客们不禁欢呼雀跃,镁光灯闪烁不停,只见这高80米宽30米的洞中岩壁顶上,万千短嘴金丝燕,尽情飞翔,好一派欢乐喜庆的气氛。
神农溪堪称天然绿色之流,水是浓绿的,山是翠绿的。深潭溪水碧澈,一清到底,被誉为长江三峡中的“翡翠水道”。游轮在这风景如画的五六十米宽的峡谷溪流里自由穿行,四野香风阵阵,甲板上游客们纷纷摄影留念。能在这美丽纯净的世界留下倩影,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游轮行至溪谷狭窄处,须换乘容纳10几人的小木船继续前行。坐上小木船,我们能有更多机会近距离地与这清澈温柔的溪水交流。船工们奋力划桨,船舷不时激起朵朵浪花,与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交相辉映,我们的笑声也与吱吱扭扭的桨声浑然一体。弯腰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滋润着肌肤,滋润着心灵,真是爽心悦目。此时,山醉了,水醉了,我也醉了。仿佛刹那间,所有的尘世纷扰,世态喧嚣都已荡然无存;此时的我,俨然一个垂钓的渔翁或打柴的樵夫,在此纵情山水,放飞心情;或一个与世无争的歌者,凭栏而倚,把酒临风,飘飘欲仙。当然,如今的山水,已被打破了宁静;纷拥而至的人流,早已淹没了这里的一切。要保护好这仅有的自然的纯粹,愈发显得紧迫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神农溪是巴人的故乡,这里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巴文化。神农溪两侧岩壁上的古栈道遗址和悬棺,都是巴人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的奇迹。今天,居住在神农溪畔的土家族就是巴人的后裔,他们豪爽豁达,能歌善舞,颇有巴人遗风。哭嫁歌是土家人创造的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哭嫁歌是新娘出嫁时唱的歌,是土家姑娘用唱歌来表达对世俗、人生、道德、理想、爱憎的特殊艺术形式,以其哭而不悲、唱又如哭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骂媒人》则是土家姑娘对古时媒婆的埋怨和对婚姻自由的向往。我们也有幸体验了船工号子、纤夫拉纤和土家文化,土家族女导游淳朴的讲解与清唱,是那样的纯粹与甜美;而老船工一曲《骂媒人》嘹亮高亢,情满峡谷,散发着浓郁的原生态和极强的穿透力,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如果说神农溪呈现给你的是神奇古朴的峡谷自然风光,那么九畹溪带给你的则是更多厚重的人文历史。如果说神农溪的老船工“骂媒人”这曲野歌高亢响亮、令人提神,那么九畹溪悠扬的春秋雅乐则慢慢滋润净化你的心灵,令人陶醉。
九畹溪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上游接兵书宝剑峡,下游为崆岭滩,是长江三峡古航道里最为险峻的航段。两岸风景奇特秀丽,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我们游览的是九畹溪峡谷观光区,靠近长江口的一段,距三峡大坝仅20公里。尽管这里没有上游九畹溪漂流所谓“女人一路尖叫,男人一路欢笑”的雄险,但畅游高峡平湖,领略原始独特自然风光与底蕴深厚的巴楚文化,也别有一番滋味。九畹溪峡谷观光区,有深山“天籁之音”“杨林堂鼓”, 有体验激情的“亲水龙舟竞渡”,有三峡地质奇观“问天地缝”,有惊险刺激的“高空绝技”——高空飞人、摩托车空中调头、高空走钢丝,有“水上舞台剧《礼魂》”,自然还少不了千年之谜的悬棺和美丽的峡谷风光。
我们乘坐十七八人的龙舟游览九畹溪,机器轰鸣,浪花飞溅。虽然溪水打湿了衬衫,但我们仍然兴高采烈。龙舟途径比赛地段时,我们激情满怀体验着“龙舟竞渡”,两边人一齐奋力划桨,我在前面击鼓催进,别有一番风趣。渐渐的,前方飘来袅袅余音;龙舟加速前进,不远处,水边忽然出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楼台。人头攒动,仙音袅绕。原来这里别具洞天!前面想必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问天地缝”了,一泓深潭直插深山,犹如一个巨大的水帘洞,深不可及。潭面架起一座浮桥,周围山清水秀。我们行走在晃动的水上浮桥上,欣赏着脚下的素湍绿潭,不时仰望着那惊险刺激的高空飞人;攀上那蜿蜒曲折的险峻栈道,游人们有的在尽情吆喝,空谷传响;摸摸栈道边上的“问神石”,听听顶上的天籁之音,真是如临仙境了。
九畹溪位于秭归,曾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也是传说中屈原魂归故里所在地。秭归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于一炉,亦因屈原而得名。相传屈原在流放中忽然回到家乡,姊姊闻讯归来看他,劝他放宽胸怀;屈原投江后,姊姊赶到汨罗江,将弟弟遗体打捞起来后,亲自护送回到家乡。屈姊那深深的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此取县名为秭归(“秭”和“姊”同音)。屈原一生写下了许多辉煌的辞赋,其中以《离骚》、《九歌》、《九章》最为出色。当年屈原满腔热忱,一心一意报效楚国,“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却命运多舛,屡遭挫折,诗人美好的理想不能实现,又横遭猜忌打击,忧国忧民,悲愤至极,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忠贞和清白,最后魂归故里。在这座古色古香的戏台上,正上演着水上歌舞剧《礼魂》,再现屈原大夫人生中求学、出仕、流放、抗争、投江、魂归场景,舞台设计大气,表现形式新颖,舞美化妆专业,楚乐阵阵,鼓声沉沉;江河落泪,天地动容。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并为之设立了端午节,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形式纪念屈原大夫,不断弘扬着传承着人间的真善美。(请能正确理解本文的人阅读评论)
- 欣赏2014-02-24 20:12
- 回复@丫丫:谢谢欣赏,相互学习。2014-02-25 08:23
- 回复@三月风:谢谢欣赏。2014-02-25 08:24
- 欣赏2014-02-25 14:14
- 回复@落魄书生:谢谢欣赏。2014-02-26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