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漂

02-24 作者:东方亮

从冰城哈尔滨驱车东去200多公里,便可到达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城依兰。依兰的不凡,一是因为她曾是满清的发源之地,二在于她是北宋徽、钦二帝蒙难之所,三还归功于她曾是抗联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这里三山对峙,四水相汇。美丽的巴兰河即在此融入松花江,真可谓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

当然,吸引旅游者的还在于依兰的巴兰河漂流。该旅游项目始于2000年,在当地被尊称为“北方第一漂”。巴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全长108公里,全系山间溪流泉水汇集而成。这里有九处激流,十八道水湾和十八道险滩。两岸崇山峻岭,树木葱茏,人迹罕至。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冽甘甜。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最高水温也只有14度。河中盛产哲罗和巴兰河蚌,蚌内含珠,名为“大东珠”,曾经是当年上贡朝廷的珍品。在当今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下,这可能称得上是少有的一块净地。

负责我们行程的是阿城旅游公司。已过正午,车至依兰。城北大江横阻,须乘汽车轮渡。上岸后,汽车便在一段不太平坦的乡村公路上颠簸,大家前俯后仰,飘飘荡荡,都说这也是一种漂流的感受。车行不远,但见旷阔平地上一簇巨石突兀而起,直指苍穹。司机告诉说“补天遗柱”。据别的游客介绍,他们未过轮渡,绕道经过一段怪坡。这怪坡,实在是怪:上坡不须加油门,下坡不须踩刹车。我们听了觉得好奇,剩下便是遗憾了。山路恋着河水婉延伸向深山密林,空中时而响彻几声鸟鸣,犹闻人间天籁。下午三时,我们到达报达山庄。

报达山庄是漂流的终点站,面向巴兰河,背靠笔陡的望漂崖。这是一大片欧式纯木的别墅群,周围簇拥着大大小小的农家小院,乡村木屋,田园色彩异常浓郁。我们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就下榻于此。虽然正逢炎炎盛夏,这里却透着阵阵清凉。北国之夏,令人神往。河中漂流,则更有一番情致。我们在别墅稍作停顿,就乘车前往15公里外的上游漂流点。这儿东边有一山峰,形似昂首长鸣的骆驼,谓之驼峰山;西是烽火岩。这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为安全起见,我们按能否游泳,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分乘一艘军用橡皮艇。与我同乘一艇的是一位稳重的江西老表,一个年轻活泼的京城小伙,还有一对从青海湖畔过来的母女俩。河水湍急,我们的橡皮艇刚下水,就四面打转。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才校正航向。这时,河面上热闹极了。到处是东倒西歪的橡皮艇,大家乐和着、惊叫着,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不好!一艘橡皮艇撞上了河中的礁石,一位广东籍的女同胞落水,她正使劲抓紧艇舷,上面的人奋力相拽,无奈水流太急,艇面太滑,难以上去。我们随后及时赶上,合力将其拉上橡皮艇。

在巴兰河漂流,必须准备好你的体能与毅力。正值夏季,河水要比春秋两季浅,不少河段需要用力划行。我们当时准备不足,只带了两只木桨,划行起来颇费力气。可我们却作了明确分工:指定江西老表引航;我和北京小伙用力划桨;青海母女俩也不时用手助划。所以我们一直遥遥领先。沿途两岸峰峦垒翠,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翠鸟啁啾,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相继经过铁岭劲松、九女神峰、星石听涛、情侣滩、剑劈巨石等景点。有时我们飘飘乎如浩荡春风,有时却山穷水尽。一路上,是数不清的急流,让不完的礁石,看不尽的风景,说不完的话语。体力上消耗很大。渐渐天已黄昏,陆续有人弃艇登岸。经打听仍有三分之一的行程。环顾四周,无边黑暗中尚存几点星火。我们的手早磨起了血泡,凉水湿透了衣衫,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八点多钟,我们终于到达终点。回顾下午的经历,真是既新鲜又刺激。

在随后的时间里,据说还有不少不知疲倦的游客在报达山庄露天广场举行了欢乐的篝火晚会,男男女女跳起了假面舞。可惜我实在困倦,没有参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一夜,我们睡得很香。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回复@丫丫:谢谢欣赏2014-02-25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