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散文之四:我心中充满感激
在公司干部员工中,我可能是走过工作单位最多的一个人。在我工作过的单位中,老百货站那种独特而深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熏陶了我,成就了我。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笑话人不如人”。我小时候,邻居是农场武装部的部长,他的儿子有些口吃。我们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偶尔会学他口吃的样子。不久,我真的也口吃了。而且在父母的训责和自己的心理压力下,口吃越来越严重了,以致于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怕人家笑话。
1982年秋,我被分配到牡丹江百货站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在城市的单位工作,远离父母,举目无亲。因此,我特别在意周围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每一个目光,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很短的时间,我就发现生活原来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艰难可怕,工作原来可以给人带来自信、踏实和愉快。我这样的切身感受来自百货站的企业文化氛围。
因为我口吃,我就特别地注意到全站竟有四、五个“磕巴”当科长,而且都是“一把手”。无论是本站的领导职工,还是外地客户,都没有人嘲笑他们。偶尔一两句善意而有分寸的玩笑,不仅没让“磕巴”科长尴尬,反而会把气氛搞得有些其乐融融了。对于我这个小磕巴,也没有人嘲笑我,冷落我。科长和师傅热情地带我,特意给我一些锻炼的机会。虽然累点苦点,但我在业务上进步很快。站里原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到站里工作不满一年的新人,不能参加全国供货会。1983年5月,经过科里的争取,站里破例同意我去石家庄参加全国供货会。这件事进一步坚定了我要做好工作,我能做好工作的信念,也为我日后的进步起到了助推作用。
因为我年轻,我就特别地注意到站领导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和使用。站领导班子理直气壮地选拔重用年轻人,重视对“第三梯队”的培养。不到几年的时间,一批院校毕业生得到了提拔。这让许多年轻人感到鼓舞,也让许多年轻人感到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纷纷自愿“回炉”深造。
因为我是商校毕业生,我总想“学以致用”,做统计工作。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了一份请调报告。报告放在口袋,一连几天都不敢交给领导。一纸请调报告被汗手攥湿了,然后再抄一遍。一天早上,我终于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常务经理的办公室,低声说:“张经理,我写了一份请调报告,您有时间看看吧。”不等经理说话,我就退出了经理办公室。也许因为我不久前刚刚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过两篇“豆腐块”,不到半个月,站人事科就通知我去计统科报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正是老百货站这种宽容,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尊重师长,提携青年,重视人才,激励上进的企业文化,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1984年春,我调到市第一商业局工作。我用半年时间比较彻底地改正了口吃的毛病,这是后话。现在,每每想起在老百货站工作生活的一年半,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生活教会了我感激。从我上小学,到我走上社会,直到现在做了领导工作,有无数的人帮助过,或声援过我。其中,有的人我们从未谋面,甚至我都可能不知道他(或她)的存在。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帮助过我的人是不图回报的,他们是无私的,以助人为乐。
生活也教会了我忘记。忘记不愉快的事,忘记伤害过自己的人。忘记不等于放弃原则。伤害过自己的人可以忘记他,甚至原谅他。祸害企业的人是不可以忘记的,不能原谅的,必须与之斗争。 (2007年7月19日)
- 散文不是一种很好写的体裁,要做到文散而神不散,真的是很不容易。因此,我写的散文为了保证“神不散”的效果,我一般会比较注意修辞和逻辑,修辞可以使散文有文采,而逻辑可以任思绪天马行空,最后又收拢在一握之中。2014-03-05 14:33
- 回复@海虹:谢谢你能交流写作心得。2014-03-05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