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直臣梦里骨

03-10 作者:孑然漠北

海角直臣梦里骨

夏延民

嘉靖45年二月海瑞进《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时老皇帝也已行将就木,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皇帝,看完海青天的这洋洋大言,差点没有背过气去,诏命下狱,若不是当时的首辅徐阶及诸位大臣营救,想必海青天早已经随着嘉靖老儿去了。

忠臣自古横死,嘉靖没有成就了海瑞的死节,海瑞也就无限凄凉的成了一个忠臣的样本,待到70多岁的海瑞复出,被新皇帝启用,也已经是日暮西山,忠臣固然有忠臣的样子,可酱缸里面想弄出一片新天,可惜了忠臣的一腔热血。

海瑞归隐,张居正新政。忠臣并没有得到新首辅的重用,如何解释?说海瑞不懂变通,太过死板不适合搞政治。因为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张居正实在也用不起海瑞。这倒不是张居正小气,而是海瑞对于官场来讲就是个火星人,实在是格格不入。

政治这个词,在中国向来讳莫如深。权力者与权力者争斗是政治,权力者愚民弄民是政治,权力者胡作非为是政治。而唯一的政治:公平正义,则是中国“政治”的死敌。于是,儒家文化酱缸杂糅出来的“政治”就像一把刀,无时无刻不在蚕食这个民族的人性,以致最后人性尽失,互相喂毒残杀,却温情脉脉的喝着彼此的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海瑞是中国的另一面镜子,当历史书写者无限放大海瑞性格上的缺陷,诋毁海瑞的道德瑕疵的时候,其实这个社会的另一极上,却是寒风凌厉,肃杀一片。想起一个故事,说德国人在中国一家企业当监工,生产的产品要求一粒沙子都没有,可这种铸造的器具很难保证一粒沙子都没有,于是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中国管理者认为这是吹毛求疵,德国人认为这是原则。如果海瑞就是这个原则,中国管理者就是那个嘉靖及官场,如何?海瑞还性格孤僻吗?海瑞还道德洁癖吗?

另一个故事,说英国有一个警察醉酒执法,醉中误认为司机喝多了,但司机拒绝配合,于是唤同事来协助,同事来为司机测酒,结果司机没有喝,同事回头看当事警察,当即确认其喝酒了,于是进行检测,当即把该警察拒捕。那么换成我们呢?会怎样?评价海瑞呢?还是孤僻自闭这种历史认为法吗?

当别人极正常的事情,放到我们这里就极不正常,这个民族就不配有海瑞,换句话说,海瑞可能计算错了时间,明明是去西半球,却提前下了投生的火车,误入歧途。每每看到京剧打龙袍的片段就无限悲哀,这个民族的百姓得多么的低贱、下贱,才能把这种戏剧当成对清官的一种向往,得经受了多大的荼毒,才会如此的变态。生生把一个戏剧编辑成这个样子,还能代代流传,以为佳话。

有时候,天谴这个词长长出现在脑海,一想到朝代的更迭,十室九空的战乱,心生悲哀的同时,总是想为什么这个民族历史上,几回回自己杀自己差点绝了种,后来想明白了,这应该叫做报应。当一种人类文明与天理相悖,剩下的就是天谴了,惊雷滚滚斩妖除魔,没有绝种也算是有阴德,比如有海瑞,有包拯?

看《贞观盛世》,魏征纳谏,抱必死之心,为皇家社稷及黎民。慷慨悲歌中,不仅心生阵阵寒意,当黎民之命操于他人,也就是看天吃饭,碰见了接近人的统治者,老百姓可能多吃几顿窝窝头,碰见了近畜的统治者,黎民也就血骨滋养恶魔,命贱如草。鲁迅说,读中国历史,满纸的写着吃人。鲁迅死的太早了。

海瑞最后还是被启用了,这是张居正被掘坟挖墓之后的事。这位70多岁的海青天颤颤巍巍的到任,其实已经血性无几,最后凄凉的死在了任上。皇帝真的不需要海瑞,倒是想用海瑞的名声,来遮遮挖师坟的羞。

掩卷深思,叹正气羸弱危卵。有友人说,要多适应这个社会,多多的营造自己的关系。不仅心里更加凄凉,文明东进,清国已死百载,何致还是如此沉沦迷失?叹叹正气尚未启民智,遗憾愚蠢还在蚀人心。思想不褪兽性,则民族没有未来。

海瑞

海角直臣梦里骨

正气危卵少人心

愚蠢共话得失利

群氓饮血洞中人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