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国梵蒂冈
我们在和解之路,或者叫协和大街(Via della Conciliazione)上向西走,先到达皮乌斯十二世广场(Piazza PioⅫ),这是一个方形的广场,它与和解之路连着,看来这里还是意大利的国土。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一个圆形的广场前,圆形的广场叫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从外面看进去,圆形广场的两边各是大约三分之一圆弧的弧形建筑。每边的圆弧形建筑都由立着的四排每排32根粗大的圆柱支撑,每边的上方各立着32个人物雕塑像,我想他们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吧。两边圆弧形建筑的入口端都是由四排每排四根大圆柱支撑着的长方形建筑,其上方带着三角顶。另一端则是两排每排四根大圆柱支撑着的长方形建筑。入口的正对面,与圆形广场连通的是一个方庭,方庭的两边是与弧形建筑连着的长方体型建筑,正对面则是一座显得沉稳的建筑物。这应该是教堂的正面,朝东,分两层,地面上树有六根圆柱子和四根方柱子支撑着上一层。两层之间的横眉上刻着字。横眉上方有一个不大的三角形,三角形内有一个雕刻像。上面一层有窗口露出,平顶的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的时钟嵌在近似三角形的雕件上。顶上一排立着13个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件器物,应该是耶稣受难时所遭受的刑具。每个时钟雕像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像,好像是天使。前方立着两座雕塑像,北面好像是天使骑马像,南面则是人物的立像。这个建筑整体应该就是圣彼得教堂 (St Peter's Basilica)。
圆形广场的中心立着高高的方形石碑。石碑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喷水池。喷水池就像一口仰着的大盆在下,一口覆着的小盆在上,由一根轴子穿起来竖着。其整体格局和结构与法国的协和广场相似。到底这两者哪一个更早些,我没有考证,但我猜想这个应该更早些。
圆形广场的入口处有一道弧形的矮矮的栏杆围着,看来这就是梵蒂冈城国与意大利的分界线。进入圆形广场就进了梵蒂冈城国。从意大利进入梵蒂冈城国无需办理入境手续,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无需办理入境签证而可以进入的国家。
说实话,梵蒂冈要算是一个国家确实太小了,小到没有中国的一个村庄大。按照2011年统计,其人口仅有574人,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要说这块地方不是国家,那也不对。这块地方还有元首,有总理,有各种管事的官员。教皇就是元首,看来还是政教合一的呢!据说这个元首管辖范围挺广的,他管着天下的天主教呢!听说世界上凡是有天主教的地方他都要插一手的。其实教皇应该是最懂得上帝的意思的,上帝并没有赋予他的属下过大欲望啊,上帝没有要求这个世界就要按照他的意志办啊。我发现在欧洲的历史上,过去的不少教皇一旦权在手就会变得凶残暴烈,杀人不眨眼,这难道是耶稣的意思吗?我想那是不会的。如果说人有原罪需要赎罪的话,教皇也有原罪也需要赎罪。对着这个世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本来就不应该是修道者的作为,教皇难道就可以这样吗?那你就去当个比耶稣还要有神圣法宝的什么神圣好了。当然这是废话。
外面看个大概,也该进去看看了。我们只打算去圣彼得教堂看看。我们跟随排着长长队伍的人流向前。在门口,有人在检查游客的服装打扮,凡是穿戴暴露的都不允许进入,听说那是亵渎神圣的。有些女士很是无奈。我觉得这是应该如此的。除了我们排队进入的入口外,还有一个入口,那是供特殊的人进出的,有穿着红、黄、蓝相间的竖条形彩色服装的门卫站岗。站岗的人有三个,每边一个,中间一个。两边者手持斜竖着的长矛,中间这个可以走动。不时有西装革履的人士从这个门口进出。我们则从正面进入。进入正面的大门,可以发现这里是一个长廊,长廊顶上是拱形的,全是雕刻。穿过长廊,我们来到东侧面,也就是正面主体建筑与侧面建筑的交界处。在侧面的外墙壁龛上有一座看上去应该是女性的立像,衣服宽大飘洒,伸开左手,屈起右脚,右手握着一物件。壁龛旁边的前后连接处的平顶上有两座人物的立像。挨着的又有一个壁龛,这里站立着一位女士,抱着一个婴儿,旁边站着一个踮着脚的小孩,这是否是圣母和圣婴的雕塑像呢?我想应该是。旁边又有一座女士的立像,右手举着杯,左手抱着十字架,这杯是敬酒的酒杯吗?不得而知。东侧面的上方,有被烟熏过的痕迹,灰黑灰黑的。这里难道曾经遭过火灾吗?小左就是这么推测的,我觉得很有理。当然长久的水流日晒或许也会这样,这是年代久远的证明。进到里面,有许多绘画,小蓉总是很认真地看,而且很耐心地解说。小左则忙于拍照,他也不断作着解说。有一座老者的立像也很显眼,他一手拿着立地的十字架杖,一手托着书本之类物件,或许是《圣经》。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平台上,其实是房子的房顶上。并通过这平台进入圆拱顶的建筑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圆拱顶建筑非常宽大,外墙分两层,两层中间是从地下直通顶上的螺旋形阶梯通道。我们就沿着这阶梯一级一级登上去的。登至中道,有一个大的向内侧的出口,出去就是一个环形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教堂底部。平台的外壁上满是绘画作品。平台上围以铁栏杆和铁丝网,以防有人掉落。现在游人只能在平台上环行半周。在平台上看,这教堂气势恢宏。中国人能造出气势不凡的坟墓,但没有见到造有气势不凡的地上立体建筑。
绘画很多,反正读不了,也就不再逗留在平台上,我们继续向上登去。越往上登,螺旋形梯道越来越窄,而且渐渐地人都不能直立了,要侧斜着身子才能上去。越往上登,人越拥挤,走起来就更艰难。我和小蓉还很轻松,亲家母就艰难了。中间没法坐下来休息,我和小蓉就先登上去了。等到最高处就是观景台。人站在观景台上,犹如神仙临风,俯视一切苍生。罗马城全收眼底。
梵蒂冈的圆形广场以及广场上的方塔和喷水池就在眼下。圆形广场前的方形广场连着协和大街伸向东方,尽头处就是台伯河。台伯河中清粼粼的水,河上的圣天使桥,河边的圣天使城堡就在眼下。台伯河两岸的碧油油绿树就在眼下。远处山坡上的松树和近处庭院里的松树相映成碧,生气盎然。各种各样造型的花园里的绿草,四周的松树,高高的图拉真柱,赫然在目,松树之城浓绿之极。此处登高望远与在巴黎登塔远望有点不同,这里满眼绿色,而巴黎就稍逊于这里的绿。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古老自然,而巴黎则给人以气派和现代。
我们从顶上回到了圆拱顶外的平台上,大家忙于找水喝,这里的自来水就可饮用,我们都喝了不少。小蓉还在平台上拍了好多照。然后我们又进入教堂的大厅去看看。此时我发现了一幅女性的裸体雕塑像,教堂里既然可以允许女性的裸体雕塑像存在,那么为什么又要限制穿戴暴露的人士进入呢?这不很虚假吗?神圣也喜欢欣赏女性的裸体美,所以穿戴暴露并没有亵渎神圣啊。我想教皇是不会反对欣赏女性的裸体美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不就是千方百计要占有美女吗?
在大厅里仰望拱顶,阳光从顶上投射下来,就是圣光照耀,映出顶上的绘画的彩色,显得非常艳丽而且神秘。大厅非常高畅,金碧辉煌,所有的实体建筑上布满了绘画和雕塑,空气中也散发着艺术的微粒。要说教堂有什么意义,我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保留了这些艺术创作的成果。每一座教堂几乎都是一件艺术精品。只不过表现的全是与宗教有关的人物和事迹,那些创造人类文化的人又在那里能得到表现呢?
我不相信宗教的一切说辞。我只相信人应当求真行善崇美。行善积德就是顺天之意志,应人之所愿。虽然我在教堂里看到了艺术的美,但是我在教堂里看不到人性的真善美。教堂里那说不尽的金碧辉煌全是百姓血汗的结晶,这些主教们什么时候珍惜过百姓的血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