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论“他妈的!”》有感

03-14 作者:L里

鲁迅作此文以有七十多年,然而“她妈的!”风彩仍旧是不减当年。我个人认为中国语言智慧的代表一是笑话二就是骂了。骂也是分等级的,分下等人骂与文人的骂。下等人骂的特点,语言多为短句,急促而具有暴发力。文人的骂多为长句,善用比喻与像征,在慢不经心中就中了枪。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下等人骂的是一个人,文人骂的则是一群人。例如前清遗老陈宝深在辛亥革命后为南北和谈写的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我的前半生》)这一骂可谓打击面之广己乎涉及全部国人。然而一定要搞对骂的对像,如果你对一条狗骂“你个狗操的!”这就不是骂了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文人的骂首推的当然是鲁迅,想必大家早有所了解我也就不多说了。这里只举一例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对“才子”的骂堪称一绝:

“才子原是多愁多病,要闻鸡生气,见月伤心的。一到上海又遇见了婊子。去嫖的时候可以叫十个二十个的年青姑娘聚集在一处,样子很有些像《红楼梦》,于是他就觉得自己好像贾宝玉;自己是才子,那么婊子当然是佳人,于是才子佳人的书就产生了。内容多半是,惟才子能怜这些风尘沦落的佳人,惟佳人能识坎坷不遇的才子,受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了佳偶,或者都成了神仙。”

鲁迅的骂过于冗长,王朔可就简单多了,他曾这样骂文学评论家“评论家就像是太监,在旁边看皇帝办事,然后四处宣传布散,好像自己什么都懂是的。”然而这些骂仍免不了脏话,更高一级就是廖亦武先生不露骨的骂,在《在中国底层访谈录》中记录的只有作者与被访问者的对话,没有丝毫作者个人主观意见,然而读完全书却那么真切的感到他是在骂,骂的那么透彻骂的那么刻骨!如果说鲁迅笔下是艺术化了的慢性病态社会,那么廖先生笔下的吃人世界已病入高肓。

言归正传,在《论“他妈的!”》中鲁迅说“这‘他妈的’的由来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我好似想明白了,由于自己语文功底不好至今没有搞懂“他妈的!”到底是一个短语还是一个句子,或许是个病句。以我猜测更像一句文言,所以“他妈的”应该出现在白话文运动之前,在说这“妈”字虽然自古就有但是古人并不常用而是多用“母”。另一方面“妈”与英文mum协音可以大胆猜测“他妈的”应该出现在那个恨不得把眼睛染都成绿色的崇洋媚外的清末。

中国的骂文化可谓博大经深缘远流长。对于稍有考究癖的我本打算写一篇关于骂的长文,然而掌握文化大权的士大夫对于低俗之语是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于是只可怜手头资料稀缺,只好作罢!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