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战到底败在哪

03-15 作者:平沙日落

今年又是甲午年。在一百年前的甲午战争中,腐朽的清帝国败给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从上个甲午到现在,不断有人提起这场战争。而关于这场战争,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北洋舰队,黄海海战。人们感叹北洋舰队悲壮的失败,总结北洋舰队落败的原因。还有人感慨击中日本旗舰弹药舱的炮弹没有爆炸,仿佛这颗炮弹炸了,北洋舰队就能取得胜利。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人们歌颂把军舰撞向吉野的邓世昌,这位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英雄,中国众多悲剧英雄中的又一位。总之这一百年来,甲午战争的焦点都集中在海上,在北洋舰队身上。

甲午之战主要败在海上吗?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甲午之战首先是平壤战役,在平壤之战中,双方人数相当。而在武器上,清军拥有的五发步枪,远胜于日军的单发步枪。且凭借坚城作战,而日军在野外,补给困难。清军在这样的形势下,却败给了日军,为什么?因为将领贪生怕死,士兵战斗意志薄弱。可以说在平壤之战中,日军是靠了顽强的战斗意志战胜了清军。没有平壤之败,就没有后来的战争。这和没有九一八东北军溃逃关内,就没有后来的战争是一个道理。在平壤之战中,也有一位英勇作战,最终战死的清军将领。他就是左宝贵,而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甲午之战地面战争的忽视。

大东沟海战之后。日军在中国登陆。而懦弱的清军在日军登陆的十几天中,竟没有向日军发动过一次攻击。除了怯战以外,清军战争理念落后。总是凭借炮台防守,被动挨打,缺乏积极主动进攻的思想。在后来的战争中,日军攻下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再后来日军攻下北洋舰队基地周围的炮台,把炮口转向停泊在港口的北洋军舰,最终彻底消灭了北洋舰队。

从以上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羸弱的清廷陆军,根本就不是如狼似虎的日本陆军的对手。甲午战争主要是败在陆上,而不是海上。一百年来人们所关注的甲午海战,虽然很具有戏剧性,很悲壮。其实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很少为人所道的陆地战争,才是甲午惨败的关键。而甲午之败,不是败在武器上,而是败在军人的战斗意志薄弱,战争理念的落后,战术思想的落后上面。全面正确的总结甲午战争,而不是片面的强调甲午海战,强调北洋舰队,对中国的未来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