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虚构与戏说历史

03-18 作者:孑然漠北

合理虚构与戏说历史

夏延民

戏说清宫戏近来播的少了,满屏幕的大辫子也终于不再晃得人眼晕。只是一直心存疑虑,戏说中这么富有人情味的皇上和臣子,怎么就最后玩的亡国灭种了呢?当然了解清朝那段历史的应该很容易回答,可是那些不了解甚至不看历史的是不是会认为成真事?穿越剧最终火了,我想这与导演们的功劳分不开,编剧导演们为了票房很傻很天真的把污浊不堪的历史弄的温情脉脉,也就难怪有人羡慕清朝,很想穿越回去过过当奴才的瘾。

最近看报纸,关于电视剧《开天辟地》的评论,有人竟然振振有词的说“合理虚构让真实的历史更动人”。上个世纪的历史,不到一百年都需要合理虚构来动人了?不知道是把原来历史的不合理往合理的方面说,还是本来就很残酷的历史虚构出温情来打动人?历史需要虚构吗?或者说历史需要合理的造假吗?这与戏说有多大的区别?先烈们曾经为了民族流的血是真的,先烈们参与到历史进程中重大事件是真的,甚至参与的人都还活着,事实不够打动人吗?用这种严肃的历史题材来创作电影、电视剧本身就需要严谨的精神,尽量的还原历史而不是给自己动辄涂脂抹粉给对手极尽污蔑之能事。敌人越软弱,反证我们越窝囊,不然你怎么解释那么愚蠢的日本军人把我们差点打亡国?电影创作的空间很大,编剧导演们尽可以的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来创作任何电影,但是基于民族的现代史,关乎民族感情和真实的历史,还是不要用虚构手段来表达,这很不严肃,而且很容易给后代留下历史迷境,甚至春秋笔法都是在给后代研究这段历史挖坑。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借鉴的是假历史,那么就只剩再次被别人打了。所以,作为历史照进现实的镜子,尤其是现代史中抗日和建党题材的电影,千万不要以虚构这种拙劣的技巧来哗众取宠,那么多的历史见证者都在,不需要什么安慰剂式的自我感觉良好。

微博上有人戏称,我们杀鬼子最多的地方知道是哪里吗?是横店电影城。一个扮演鬼子的群众演员一天就死了7回。这种轻佻的历史演绎,是在侮辱侵略者还是在侮辱自己?每当看抗日题材剧,都是脸上发着烧在看,这种人为拔高自己蔑视敌人的创作手法,让稍微有点辨别力的人都会感到不堪。就在最近热播的一部民兵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竟然把一个农村近乎二流子般的人包装成了抗日骨干甚至是英雄,这已经不是在虚构和戏说,这已经是在糟践抗日,玩弄民族感情。就算表现农民的智慧,也不是这种典型具有流氓气息的人物表达所能代表的。要知道那些曾经为民族安危流血牺牲的先烈,容不得半点亵渎,也容不得半点戏说,这不好玩也不好笑。

现代史史料可谓浩如烟海,英雄人物事迹被真实记录的也繁如夜星。作为电视剧的编创人员,根本无需什么虚构,不管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因为历史就在眼前。所谓锦上添花和涂脂抹粉式的合理动人只能好心办坏事。所以还是不要合理虚构动人吧,因为事实就够动人的。当然如果你要是在电影电视剧片头写上戏说,就不在笔者所要探讨的范围内了。如果有人因此想穿越到那些事件中去,也要当一把挥刀就能杀一片鬼子的英雄,谁也没有办法,意淫无罪。(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1 条文章评论
  • 不错的文章,欣赏 ,遥祝平安幸福,顶!2014-03-18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