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古城游记之二

03-19 作者:明山才子

阳光灿烂,丹枫欲醉。经过预约,2013年11月16日上午九点半洺州诗社一行(赵毓志社长民俗收藏家赵海京及本人),在邯郸龙湖公园南门邀请到邯郸市著名诗人书法家张志民先生和中华诗词论坛铜雀台诗社首版著名画家栗泽甫先生。年已七旬,身体硬朗,健步如飞,张老师与我们一一握手,并赠送(诗囚居自吟集)每人一本。栗泽甫先生才五十岁,中等身材,白净脸庞,目光如炬。

十点,我们一行五人,乘车从邯郸沿广府旅游专线直达广府。先到申氏祠堂(位于广府南街)看了看,里面供奉着申家明清时期各位祖先,其中比较出名的是申佳胤和申涵光。他们是父子关系,并且都是著名诗人。

十一点半,我们到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东街),在洺州诗社副社长武氏第五代传人胡凤鸣先生带领下,我们看了武禹襄故居。我因为七年前广府工作,经常来此处,不用讲解,不过这次竟有很大收获。看到了清代著名书法家王铎一首(思台州律诗之一辛酉之秋醉书真迹),半行半草,笔走龙蛇;

每想龙宫奥,今思数梨花。

老身随健杖,银汉犯孤槎。

洞曲僧客瘠,水飞树影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倘能常若是,日日睡山家。

此诗悬挂于武禹襄孙武福鼒西厢房。武福鼐所住的东厢房有副对联;

人的交游是风月,天开画图即江山。(金敬成胡凤鸣共撰)

受到邯郸两位专家高度赞扬。还看到几幅联;

福意导气行百络,腿脚换劲应万端。

大道三杯酒,人生一卷诗。

支流延滏水,源本溯汾阳。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北宋范仲淹)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十二点就餐,席间栗泽甫先生谈了古体诗词创作方法,一般新手应从平水韵入手,熟练后再用新韵;还讲了诗词的意境和句子问题。一等作品有篇(指意)和有句(名联),二等作品有篇无句,三等作品无篇有句,四等作品无篇无句。我即兴作了比喻,犹如吸烟,一等吸烟者有烟有火(打火机或火柴),二等吸烟者有烟没火,三等吸烟者无烟有火,四等吸烟者无烟无火。张老师表扬了我,形象生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次我们品尝了一次文化大餐。

饭后,下午四点左右,先到民俗宫参观,都是河北明清到近代民间日常用品,种类繁多,如石臼花轿拉犁罗鼓等等。

五点,到书香阁品茶写字,张老师即兴写了几幅大字,其中一幅令人难忘。:孔子尚正气,老子尚青气,释迦摩尼尚和气,东方大道贯此三气者也。简写成“正清和”三个大字书写在八尺长卷上。还有一幅:九如两个大字(如山阜岗陵川日月松柏九种)栗泽甫先生写了“高山流水”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最后集思广益,栗先生一锤定音为民俗馆选了四个字“识俗藏珍”。由张老师书写,只见张老师拿起大笔,或行或顿,一气呵成,并加盖印章,众人称赞。即兴我写了一幅对联“品茶论道仙师在,写字吟诗墨香存。”

晚七点把两位专家送到邯郸。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