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德兴校
以人为本,以德兴校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为学校发展建言
作者 山东省成武一中 王兴立
一个人有无作为,不是看他当多大的官,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有多大的胸怀。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干出多大的事业。如果一个人当的官不小,又很富有,但此人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嫉贤妒能,刚愎自用,这样的人不会有大的作为;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当官,但他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普济苍生的信念,经天纬地之才,这样的人难道不伟大,不为世人所景仰吗?孔子、孟子几千年来为人敬仰,难道不是他们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济世才能的完善结合吗?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如果你是想成为君子的人,就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事情不成功,也不要抱怨别人,而是要认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一旦失败的原因能够找到,自己也就进步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晚清名臣曾国藩为毛泽东所佩服,他的《曾国藩家书》其教育价值巨大,意义深远,一直被人传颂、学习。其经典语录涉及理家、治政、处世、交友等,内容全面,现摘录一二。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马克思曾经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自身永远是内因,怨天尤人无用,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方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进步。
先贤们都知道修身、正己的重要,今天的我们不是更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吗?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并且大部分人都很自信。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当局者或者一时迷,但旁观者也未必清。当局者往往考虑全面,审时度势,而旁观者置身事外,只考虑最容易看到的那一步,甚至抱怨这个不行、那个不如意,而真正自己当局后,方知,原来当局也有很大的学问,当局也有当局的难处。当官理政是一门学问,各种关系需协调,赏罚需分明,知人善任,心胸开阔,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与群众勤沟通交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做出表率等。
领导和群众之间应换位思考,彼此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理解,也许就什么都会明白的。
各县高级中学是全县文人最集中的地方,从学历上来看,一般在大学本科或以上,“文人相轻”是传统社会对文人的看法,但如何领导这些现代文人,并使之矛盾最小,积极性发挥最大,恐怕里面有很深的学问。是推行仁政,还是靠权治,是两种不同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法。靠权治,教职工表面上服从,背后贬之;靠仁政,教职工心里服从,背后颂之。比较一下就会明白哪种方法更高明,更科学,更有成效。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同样也应坚持“仁”的原则,即要充满爱心,以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是楷模,是旗帜,是标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工作就是以一颗心撞击开启另一颗心,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源于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修养,美好的心灵,教师的爱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我们的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诚然,在学校工作中,学校的规章制度,红头文件及各项法律法规都是规范,都得需要人去遵守,但也只有人人都遵守,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公平正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前面有车,就会后面有辙。
“仁者无敌”,“厚德载物”,“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引以为戒并切实践行,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