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伴有歌谣声(散文)

03-25 作者:梦圆

劳作伴有歌谣声(散文)

作者 王明清

在董市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人们春种秋收,耕作生活,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间文艺。

栽秧歌就是田间文艺中的一种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夹有锣鼓伴奏的歌唱形式。在泰洲、新周等稻区,每逢栽秧时节,栽秧锣鼓此起彼伏:当切当|广切切 广|当切切 当|广切切 广|当切 当当|广切切 当当|当切切 当当|广切切 当当|广切 一切|广切 广|广切 当切|广——|锣鼓声刚落,便从田间飞来优雅、嘹亮的歌声——

“翘子扁担弯溜溜,挑起歌儿寻对手,咋日寻到月亮起,今日寻到日偏西,问你对手在哪里?”

“新打的船儿桅朝上,不怕风来不怕浪,你有风来我有桅,你有浪来我有舵,铁打的江山怕哪个?”秧田里绿波荡漾。人们相互逗闹着,嬉戏着,歌声、笑声连成一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据古书记载:男女有所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栽秧歌是劳动和生活的产物,也是男女相恋相爱的一种传递,一种风情。秧田里,歌声又起,姐妹们一边插秧,一边风趣地唱着歌,流露的是纯洁的爱情:

“蝴蝶喜爱花儿香,鲤鱼喜爱游池塘,天上织女爱牛郎,地上喜雀爱凤凰,小妹爱的勤快郎。”

“小小鲤鱼紫红腮,下水游到上水来,游过千张金丝网,游过万座钓鱼台,情歌钓我我上来。”

“欠郎欠得心里疼,手提羊毫画影身,影身挂在红罗帐,夜夜与他来谈心,人是假来情是真。”听到姐妹们那动情的歌声,挑秧把的小秋子们早就憋不住了,他们亮开嗓门也唱起来——

“一把扇子二面黄,上面画的姐和郎,郎在这边望到姐,姐在那边望到郎,姻缘只隔纸一张。”

“麻粉子细雨湿衣裳,情歌情姐岗对岗,情歌眼里只有姐,情姐眼里只有郎,恨不得浑身长翅膀。”

“石柳花开叶叶青,郎将真心换姐心,不爱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鸳鸯结伴永相亲。”

董市栽秧歌内容较丰富,有反映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忆苦十二月》、有赞美亲情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歌唱男女爱情的《十把扇子》以及《姐儿排》、《太阳排》、《花开排》等情歌。栽秧歌又称五句子歌(即七言五句),在董市流传甚广。

薅(读hāo,方言,即锄)草歌是与劳作相结合、夹有锣鼓伴奏的另一种歌唱形式,在洪治、周湖等产棉区较为流行。

“草薅头道两匹荚(读gā,方言,荚即叶),二道三道把枝叶打,四道五道把老叶刮,六道七道开了花,开的花有南瓜大,庄稼人看到喜欢哒。”棉田里,人们一边薅草一边唱歌,脸上布满欣慰,心中充满激情。

薅草歌的流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唱,你叫我接,或一人领众人和,锄草的人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在“唱”和“打”上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时不打,只以锣鼓作间奏,叫作“住鼓听声”;若边打边唱,以锣鼓伴歌,则称之为“鼓里藏声”。

歌唱的内容因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是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

“郎在坡上薅高梁,姐在河边洗衣裳,郎薅高梁望到姐,姐洗衣裳望到郎,下下(读hā,方言,即每一下)捶在石板上。”

“太阳一出万丈高,情歌上街买草帽,草帽送给情姐姐,姐姐低头微微笑,悄悄说声情哥好。”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劳动,总爱唱一些情与爱的歌,总爱抒发内心深处那流淌不息的情怀。

最值得一提的是男女之间的骂歌。骂自然是假骂,假骂是一种善意的调侃,一种愉悦的嘲讽。

“大河涨水小河深,两岸站的钓鱼人,钓个鱼鲷子有四两,钓个鲫鱼有半斤,钓个乌龟不做声。”

“大河涨水小河浪,浪个鱼儿干坡上,鹰子来了扎一嘴,老鸹子来了和骨吞,看你撩人不撩人。”

骂者笑,被骂者也笑。笑声里,一切疲劳、困倦、忧愁、烦恼,顷刻间云散烟消。

薅草歌的唱词多为高腔,并夹有说白快板,每唱完一段,便以锣鼓伴奏。随着锣鼓声节奏的加快,出现劳动高潮。一般从下田唱起,一直唱到收工。薅草歌主要是催工奋进,鼓舞精神,让人们在轻快、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一天的劳动任务。

(作者单位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文化服务中心)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感谢大家的关注!2014-03-26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