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散文写作的浅悟

04-04 作者:秋实

日前与几位爱好写作的朋友交流一些写文章的体会和感悟,最近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两本基层作者创作的戏剧曲艺作品集子,学习之余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丰富了自己学习散文写作的知识和常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姑且算作学习心得吧。

——关于散文的文体

其实很多爱好散文写作的人甚至包括一些名家,在写一篇东西时并没有刻意追求严格意义上的文体,只大体上可以归为散文体罢了,因为现代散文范围是很宽泛的,除小说、诗歌、戏剧之外很多东西都可以归到散文中。

按照专业辞书的解释,散文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是指文学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又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记叙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议论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关于为什么写

也可以理解为给谁写,或是写给谁看。余秋雨先生在《文明的碎片》题叙中曾引录了1994年与《文汇报》徐甡先生的对话,徐先生问:“这些年海内外对你的散文评论很多,你如何评价自己在当代中国散文界的地位?” 余秋雨先生答道:“为了免除做前后左右比较的苦恼,能不能允许我不把这些东西称作散文?现在被收入散文选的古代人的书信和外国人的讲稿,当初一定不是作为散文来写的吧?”余秋雨先生在题叙中说,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般缠绕心头。奇怪的是,虽然强烈却无以名之,因此也无以尽之,写了一篇觉得不够又写一篇,从《文化苦旅》系列写到《山居笔记》系列,老想不写却还在写。余秋雨先生的这段文字,既谈到了文体本身,而更是说到了一种写作责任、写作目的和写作冲动;为什么而写,写什么。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每个人写东西都不是盲目的,都有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躲进小楼,闭门造车,束之高阁,秘不示人,那就是为自己而写;写作的目的也无外乎两个:一是练练手,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和文学素养;另一个就可以理解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和释放。如果你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写出的东西拿去发表,包括上传到网络空间,至少是让人们看的,那就不仅仅是为自己而写,很大一个程度是为别人而写。刘云山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会上曾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创作导向,弄清楚给谁看、给谁演、给谁读,真正把服务群众作为基点和归宿。”如果是这样,那你就要考虑你的作品是否把健康的生活情趣、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传递给了人们;你是否让人们在你的作品中看到光明、看到进步、看到希望;人们看到你的作品后,是否会受到启迪,是否有所收获,是否会在美的享受中得到陶冶。这个时候,你的写作就不是孤立的了,是为社会、为他人、为众多的读者。

——关于写什么

写东西,只要不是命题,你就要了解人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你有什么,能够给他们什么。要在写作的探索和实践中学会把握生活的主流,展示社会的积极面,展现人生的美好前景;要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纷繁的社会实践中提炼主题,从人们的需求中汲取灵感;同时要学会取舍与扬弃。

写什么是创作的出发点。“如果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就无法让自己的作品闪烁出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光辉。”散文家李广田在《谈散文》中说:“只写一个情节、一段心情、一片风景,也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散文。” 讲的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但要写好这个情节、这段心情、这片风景,条件是“真”,也就是“实”。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挖掘、提炼、升华。切忌主观臆想、言之无物、虚构编造,或是写一些自己不熟悉或不甚熟悉的事情。如果你生编硬套,拼凑一些情节,那注定是经不起推敲的;也一定会让人感到平平淡淡,味同嚼蜡,甚至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落入俗套。因此,一定要去写自己熟悉的,或是亲生经历的。这样的作品写出来,鲜活、清新、有个性,有灵魂,有生命力。

——关于构思和布局

确定了选题,应该就是构思了。构思,是作者对选题包括从对事物的最初感受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的设计;就是进入创作阶段,也仍然在边写边思考,边写边挖掘,边写边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错综纷繁的事物表象里,发现闪光点和独特之处。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对于构思,作家们各有见地,不妨录下两段进入教学模版的经典模式供参考。

著名作家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的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要贯通全篇,使文章产生深刻的效果。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道:“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为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

——关于文字创作

散文讲求形散神不散,写作时要有主线,围绕主线展开联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可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心、用情、用脑,会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要学会把握节奏,有跌宕有起伏。

散文要求语言凝练、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生动活泼、情真意切外,还离不开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修改完善,也应看做是创作的重要环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作品传播载体有着质的区别。传统文学作品一旦发表了,就意味着作品的创作阶段结束了,你想修改、你想充实都是不可能的了。而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没有出版社那么多的把关和校对,不要说观点上的、认识上的、修辞上的,就是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是可以随时修改的。文章有时是作者的心灵窗口,同时也是他文化水准、文学修养的集中展现,切不可不以为然。上传之前要反复看,反复读,反复改;上传之后也要经常看,经常读,经常改。要见错就改,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结论

学习写散文,写出好散文,最根本的一条是学习与实践。要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性化的思维;要多学多习,多读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作,探寻他们的成功之路,领会他们的创作思想、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创作激情,提升创作水准。

(秋实于2014年4月4日写毕)

共 49 条文章评论
  • 拜读欣赏!2014-04-04 20:50
  • 欣赏!2014-04-04 21:15
  • 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我觉得现在是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只要深刻得让悲欢离合者都能产生共鸣——开怀的大笑、伤感的掉泪、不满的拍案。。。总之唯“说教”而务去,就是好散文。2014-04-04 22:07
  • 拜读学习,推荐阅读!2014-04-04 22:49
  • 受益匪浅。2014-04-04 23:25
  • 学习了!2014-04-05 09:17
  • 有些人的理论文章会哗众取宠,你却实实在在。2014-04-05 09:46
  • 学习了! 2014-04-05 11:33
  • 回复@孤舟簔立翁:感谢,过谦了。2014-04-05 12:56
  • 回复@凯:感谢鼓励!2014-04-05 12:57
  • 回复@古道瘦马:感谢,说的有道理。2014-04-05 12:57
  • 回复@文.心雨:谢谢推荐,祝好!2014-04-05 12:59
  • 回复@醉卧沙场:客气了,祝好!2014-04-05 12:59
  • 回复@丫丫:祝YY好。2014-04-05 13:00
  • 回复@兰儿:客气了,祝好!2014-04-05 13:00
  • 回复@依岸观涛:过奖了,谢谢鼓励,祝好!2014-04-05 13:01
  • 回复@信天游:谢谢,祝好!2014-04-05 13:01
  • 好文章。欣赏。2014-04-05 20:19
  • 拜读老师的作品,写的太好,点评恰到好处,深切感人!受益匪浅!致谢!2014-04-05 21:19
  • 一起探索文学的奥秘。喜欢。2014-04-05 21:20
  • 回复@夏秋:同道有您,很高兴!2014-04-05 23:50
  • 回复@深山有木:不敢当,一点体会而已,谢谢了!2014-04-05 23:51
  • 回复@樱水寒:感谢鼓励,向你学习!2014-04-05 23:52
  • 学习了,赞一个!2014-04-08 20:09
  • 欣赏佳文!2014-04-10 07:16
  • 拜读,推荐阅读!2014-04-11 23:29
  • 非常好,2014-04-13 09:32
  • 欣赏佳文!2014-04-14 12:00
  • 欣赏!2014-04-14 20:01
  • 回复@海已沉睡:谢谢,谦虚了,祝好!2014-04-14 20:08
  • 回复@书芳:谢谢了,过奖,祝好!2014-04-14 20:09
  • 回复@天乐:谢谢推荐,祝文友好!2014-04-14 20:09
  • 回复@长风:谢谢鼓励,祝好!2014-04-14 20:10
  • 回复@当太阳落下:谢谢鼓励,祝好!2014-04-14 20:10
  • 回复@书芳:谢谢再次光临并给予鼓励,欣赏你的文章。2014-04-14 20:11
  • 欣赏佳作,受益匪浅。2014-04-17 13:28
  • 拜读。问好2014-04-17 16:17
  • 真好。拜读问好2014-04-19 17:45
  • 回复@晓月清风:谢谢!言重了,向您学习。2014-04-19 19:47
  • 回复@风中玉荷:谢谢,祝好!2014-04-19 19:47
  • 回复@雪心:谢谢!言重了,祝好。2014-04-19 19:48
  • 推荐阅读并说 赞赏!2014-04-21 09:14
  • 说的好!特别是最后关于文学创作和结论两节,我以为于我帮助最大。拜读了!2014-04-24 11:00
  • 受到启迪,学习了!赞!2014-04-24 12:44
  • 回复@九月无花:谢谢文友,祝好!2014-04-25 13:08
  • 回复@流年记事:客气了,祝好!2014-04-25 13:08
  • 回复@馨香落凡:客气了,祝好!2014-04-25 13:09
  • 拜读了,受益匪浅!向老师问好!2014-04-30 22:55
  • 回复@真水无香:过谦了,谢谢你,互相学习!2014-05-01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