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那些年2
一九五八年元旦过后,我在那所农村小学读完了三年级上学期。等到中学也放寒假了,父亲叫他班上一个姓王的学生带我到我姑母家去过年。依农历当时我虚龄尚不到十岁,在四个孩子中数我最大。年关将近,父母不留我在身边过年,而是托付一个读初中的学生将我带到姑姑家去,这其中自然是另有隐情而又不愿让我知道,可我当时哪能体会到这些。我不记得父母是怎么做通了我的工作,跟着那个姓王的学生一上午走了二十多里路才到了他家。十九年之后,当我重走这条路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中间要穿过两个圩区,过两道渡口,还要走好几里山路。
他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没有母亲。他父亲老实本分,话不多。我们进屋后,他父亲也没多问什么,即着手准备午饭。中午好像也没什么菜,倒是记得一张破旧不堪的小方桌上,放着半小碗从饭锅里端出来的腌老鼠肉。——在这之前,是我亲眼看到他父亲从装米的小方柜里端出来放到饭锅里蒸的。他说那是他父亲打老鼠腌的,他父亲吃,他不吃,还问我可敢吃。
吃过午饭他即送我去姑姑家。我姑姑家在他家屋后那座山的北面,他带着我顺着屋后的山路翻越了山口,再顺着山路往下走。当他确认我能认出山脚下我姑姑家屋后那片竹园时,他就止步了。我往山下了几步,回过头来往山上看,见他还站在那里看着我……十多年之后,我家下放到了农村,听父亲说他在山那边的小学当老师,是公办的。并且好像还见过他一面,人挺忠厚的。后来就不曾有过他的消息。当年他虽说比我大,但也只有十几岁,一路照顾我,也挺不容易的。现在也该有七十多了吧,我可在心里一直记着他……
姑姑和我父亲就姐弟俩,她比我父亲大将近二十岁,当年已有五十多岁了。我进屋见到她时,她正在手摇着纺车低头纺纱,猛然听到我叫了一声“大姥”,她一抬头见着我,惊喜得不得了,连声说:“儿子,你怎么来了?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我就是这么去了姑姑家,并在那儿过了年。
正月里的一天下午,父亲突然到姑姑家来了,——他是从家里步行了三十多里路赶过来的——行色匆匆,神情凝重,一看就是心里有事的样子。在姑母纺纱那间屋子里,父亲和姑母相视而坐,我蹲在地上。我很快就听明白了,父亲这次来不是接我回去上学,而是告知姑母,他已失去公职,被清洗回家,亟待举家搬至城里谋生。他说,他上城后要去找王家仁——时任文教局长,原先与父亲关系不错——问问上头对他的处理到底是属于什么情况。他还宽慰姑母,说天无绝人之路,一家人回城后,他虽不能再靠教书拿钱养家,但他还可以改行干这样,干那样……再不行就摆个刻字摊子,给人家雕私章(父亲原本爱好篆刻)……
记得那天姑母家里静悄悄的,父亲匆匆地来了,很快又匆匆地去了。父亲当初在城里教书,我们家在城里没房子,在农村也没房子,住的都是学校的房子。这会失去了公职,举家须立等搬离原来工作过的地方,仓促之中,哪来安身之处。我听他同姑姑说,他下午还要赶到城里,先同舅舅家商量,看能否先寄居在他家(当时我母亲正怀着我的妹妹),好让一家人上城有个暂且落脚的地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姑姑家离县城有十七八里路,父亲出门的时候已是下晚时分,天空灰蒙蒙的。我和姑母送至大门外,看着父亲匆匆的背影远过了门前的那棵大枫树,再往前看,他已疾步踏上了村口的那条上城的小路。不知为什么,我这时候突然涌起一阵心酸,呜呜咽咽地叫了声爸爸,追了出去。也不是追得很快,很紧。我知道此时的父亲根本无暇顾及我,他不会带我上城或带我回家去。但我还是远远地跟在父亲的后面,一路呜咽着,一路看着父亲的背影继续往前走。父亲的步伐太快了,自从出了姑姑家,他就头也没回,只顾一路往前走。我和父亲的距离越拉越大,追到大塘下面一处菜地的篱笆边,我止步了,跪伏在篱笆上,呜咽着,抬头遥望着父亲步履匆匆疾步前行的背影。直到看着父亲绕过了冲田中间的那座平地拔起的古窑墩,背影消失在土丘的那一边,我才站起来,转身往姑姑家走……多少年来,每当我读到或提起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背影》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幕,想起父亲当年遭遇清洗之后的种种不幸和无奈,想起那些年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想起他在乡间的小路上疾步前行匆匆赶路的背影……
附言:父亲一九二〇年生人,因肃反扩大化被错误清洗回家那一年,尚不足三十八岁,六十二岁过后才始得平反纠正,如今过世已经十八年了。可谓是大人物一念之间,多少人人生逆转——这是后话。修改补记于二〇一四年清明节次日。
- 欣赏!2014-04-15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