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文章出轨

04-11 作者:荒野采樵人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那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那么求全责备?”这是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流产与断种》中说的。

我认识文章是因为马伊俐,确切地说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当时我猜想,那个马伊俐一定才华或长相很出众,不然小她八九岁的文章为什么追求她呢?可是当我看了一些她的戏之后,我的结论是:马伊俐长相不错,气质一般,演技属于中等偏上。

文章演的《雪豹》都说挺好,我没看过,我总觉得他是个“小男人”,而小男人演大气魄很难。但是他参与策划了《小爸爸》和《裸婚时代》,虽然这两部戏我都没看过,但他能跻身策划行列,其水平便不可小觑,而颇具才华的男人尤其是演艺界颇具才华的男人,配一个长相一般水平二般且比他大八岁的女人,他的出轨就只能是早晚的事,连上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出轨就意味着一定会翻车,而一个家庭的“翻车”其责任多半都归结给男人,这是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中的的一种常态。

我对那些站在局外对别人的私生活妄加猜测摇唇鼓舌甚至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有与生俱来的厌恶情绪。而我们身边的人又多半是鲁迅先生批判的那些“疾首蹙额”“求全责备”的人,于是网上一片叫骂声。其实这些叫骂的人多半是站在阳台上作出高雅之态,却用眼睛不住地扫视楼对面窗户的伪君子(余秋雨语)。好心人不会横加指责,而是默默地为当事人祈祷。

女作家张洁在她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事。但是当我们长大了一些,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可是这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让我们悔恨得椎心的蠢事,我们恨不得付出任何代价,只求重新生活一次才好,这时候我们就会变得聪明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感情方面,女人多半是感性的,陷入感情的女人又是弱智的,而当恋爱中女人智商低于零的时候,她就想给感情盖上被子,可是女人多半不知道,床是很多男人感情的中转站。离了婚的马伊俐,寂寞时见不到可以抒发感情的人,劳累后找不到能够抚慰身心的人。这时,她那颗年轻驿动的心产生任何想法都不是不可能的,也都是合理的。他被年轻帅气又活泼的文章吸引并走到一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更何况还有同事的起哄呢。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你卓越,只要你与众不同,你总会引起异性的注视甚至青睐;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会对注视或青睐自已爱人的异性产生戒备忌恨甚至愤怒。但好笑的是,当一个人发现他的另一半在同类中毫不出奇,没有任何影响力时,他又会感到苦恼,感到没面子,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倦和鄙弃。我们人类就在这二元悖反的矛盾中折磨着自己。

我也知道,人们骂文章的出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伊俐的同情。可是在两性的关系中,雄性始终是站在主动的有利一面的,每一个雄性的食肉动物,都企图占据很多雌性。只比动物多了“高级”两个字的男人,尤其是优秀男人,当然也可能多占有或占有过几个女人,这是放在自然规律中任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辜鸿铭先生不是理直气壮地说:“你见过一只茶壶配几个茶杯,谁见过一个茶杯配好几个茶壶呢?!”可是早在地下的辜老先生不会想到,现在的中国,漂亮的茶杯也会配好几把茶壶了。

在人类初始的园子里,第一个被蛇欺骗吃了“那树上的果子”的是女人,而在神面前揭露女人的是同样吃了果子的她的丈夫,因此,女人禁不住诱惑,男人容易背叛女人是上帝想永远欺瞒人类留下的恶果。这样看来,姚笛马伊俐经受不住文章的诱惑,文章背叛马伊俐都是上帝的安排,都在规律之中,也就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

共 3 条文章评论
  • 精僻!2014-04-11 10:00
  • 马出名的时候,文章还在打酱油!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所以不要诋毁马水平一般长相二般。2014-04-11 12:38
  • 爱情是自由的,但是婚姻就意味着责任。季羡林可以放弃国外女友与妻子长相厮守,正是责任的体现。我们不去过多责备文章,但也希望不要去为他的行为去找借口。另外,鲁迅先生的话用在这里有些牵强附会了,就算不尊重读者,也请尊重先生。2014-04-15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