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写给即将参加高考的人们

04-13 作者:长风

田忌赛马,玩的是方法、技巧,三国鼎立、七国争霸,比的是实力,论的是智谋。有些人正陷入一种倾向,凡事都要比一比,比谁家的车好,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孩子学习好,等等。人们之间互相比一比,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简单设置比的内容,轻率得出比的结果,不进行综合考量,甚至不顾后果,盲目对比、攀比,必将贻害无穷。

邻居家的帅帅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这下可忙坏了帅帅的父母李大哥王大姐,最近这两位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天天围着儿子转,长吁短叹的,就怕儿子考不上好大学,我问他们,帅帅的成绩怎么样?回答是一直不好,我说,既然是帅帅成绩一直不好,那怎么可能考上好大学呢?说到这,李大哥跟我唠起了他儿子学习的事,他说,帅帅小时候啊,可聪明了,样样都不差,坏就坏在这个“比”上。原来,王大姐的侄儿小亮比帅帅小两个月,两个孩子小时在一起玩,一起上幼儿园,后来又一起上小学、中学,又一起补课、学特长,两个小伙伴自然就成为了老师、邻里、亲属、父母比较的对象,正是这个比,把帅帅给害了,因为帅帅总是比不过小弟,总感觉大家都是在向着小弟,看不上他,把帅帅比出了对立情绪,开始讨厌学习,灰心了,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不得不把两个孩子分开,但是作为亲属,两个孩子不能不见面呀,还是免不了被当做比的对象,比的内容当然还是学习这档子事,现在两个孩子见面话都不说,简直成了仇人,王大姐这个当姑姑的,有时想给侄儿买点东东,都怕让儿子知道,现如今小亮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个一本是没有问题。 帅帅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来,先后经历了转学、择校、改学文科,但从目前情况看,二本也难考上。可王大姐一直没有灰心,对儿子的要求还是一如既往,希望儿子利用最后的机会冲个刺,争取考出个好成绩。可帅帅此时已经准备放弃,对于高考一点准备和把握都没有,这就是帅帅父母着急、上火的原因。我尽管很同情,但是爱莫能助,只好劝劝,要他们现在千万不能再给儿子施加压力,短时间内帅帅的学习成绩一定是很难有大的长进,所以倒不如现在放松心情,从容应对,前两天网还说有一个爸爸,看到儿子面对高考,学习很吃力,于是断然决定休学一年,在网上得到一片叫好。而且,现在招生名额多,上个学是不成问题的,换句话说,没上过大学的成功人士有的是,帅帅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能吃苦,心地善良,做事踏实,以后的机会多的是,说不定抓住个机遇,发达了,比上什么好大学都强,听了我的话,李大哥才宽了点心。

其实,人和人,比不得,我们人作为大千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智力相当而处境各异,生活的道路更是千差万别,怎么能拿一个简单设定的标准,进行简单的对比,而得出谁高谁低、谁好谁坏的结论呢?人和人相比,只会越比越泄气,越比越灰心。正确的做法是和自己和自己比,比自己的能力是否在增长、比自己的做人是否在趋向完美、比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在增多、比自己的事业是否在上升。这样,就能比出十足的干劲,激发昂扬的斗志。

正所谓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孙叔敖、百里奚,都是自己与自己比的典范,他们一开始都以低微的身份从事最基本的劳动,无人理睬,挨饿受冻,身心疲惫,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就是在这艰苦的无味的环境中,他们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积累着干事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一朝机遇来临,他们便如鱼得水、大展宏图,成为开创骄人业绩的一代英才,名垂青史。相反,如果这几位不是和自己比,而是和士大夫们相比,比吃喝、比穿着、比享乐,那简直会把他们气死,还谈什么奋发图强呢。

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比也行,但要正确看待差距,不能因为不如人家就灰心丧气,要比出干劲,比出志气,比出战斗力,要越比越坚定自己的志向,要经过比较发现不足,调整思路、挖掘潜力、补齐短板,以保证在下一轮较量中能稳操胜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比,还要比出境界,不能比谁干得少挣钱多、比谁有能耐会钻营、更不能比贪占、比享乐,而要比谁对社会的贡献大,比谁做的好事多,这才是有益于身心、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比。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学习了2014-04-14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