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体同存
其实真的不是病人矫情,也不是病人以及家属喜欢闹医,就此,抛开社会学家和理论学家们的高深探究,只从我自身的一些小感受来说,我觉得实在是彼此对于医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异,而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在这点上,可能更多的是医护人员开始是懒于向病人及家属做最起码的沟通,最终导致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却要等到事情发生后才来解释,这时,怎么看,这样的解释都像是找借口推诿了。
周末回家,在大医院做了三十多年护士的嫂子又在感叹医闹,说是最近一个做股骨头坏死手术的病人,最终死于肺部感染,家属围攻了医院。我这个算是多少知道点医学常识的人也不禁纳闷地问:股骨头坏死手术,怎么会死于肺部感染?嫂子就喋喋不休地跟我解释起这之间的种种关系,我边听边想,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在手术前就该跟病人和家属沟通好,而不是手术前拿一张纸印的种种合同让家属签个字,一切就都规范了一般。
形式上的接受和心理上的接受,我想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去真正承担起让患者心理接受的职责,任何理由的推诿,大约也可以算是医疗这个服务行业的不健全吧。
想起那年,做了颈椎狭窄手术十多年后的公公,病情再次恶化,苦不堪言,到医院去做检查,外科医生看了片子后很坚定地说,只要再做一次手术,就可以缓解病苦延缓瘫痪。可是,当时公公已经七十多岁,而且开始出现记忆恍惚的症状,一家人犹豫不决。于是我们到医院找了一个熟悉的大夫,再次让他看看片子,确认这件事的可行性,他看着片子确定病情一定会缓解。手术如期进行,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出了手术室的公公彻底痴呆,而且狂躁异常,家人恐慌探问,这才知道,原来全麻对病人的影响巨大,于是没有人再去追究颈椎是否康健,因为一个彻底痴呆的老人已经无法正常表达他的痛苦了。我心里很是责怪那个熟人,他应该不只是对着片子给我们讲颈椎的种种,而应该把手术可能的各种副作用告知,或者从一开始咨询的大夫,就有责任把这些常识告知。
那日看电视,为医生辩护,说是一个医生一日接诊多少人,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像一些极简单的常识完全可以配备护士帮助医生,给患者和家属一个很好的解释。尤其是这样需要做大手术的病人。很多事情,尤其是身体上的病苦,在没有发生前,我们是根本不知道后果的,而医生的医学知识可以让他们在这一点上做到“未卜先知”,可是,这样的“先知先觉”,如果主动的服务于患者,不应该是医学知识更重要的价值吗?现实是,医疗的无线需求,养成了所有医务者高高在上的情绪,而忘记了这个行业最终的自我定位,那就是:服务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就必须面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被服务者的心理感受。如果完全不面对这个真实的位置,再多的保安、钢叉、政府呼吁、法律制裁都无法彻底改变医患之间的最终敌对。
新年搬家,被一把新刀在手背上割了个大口子,到了急诊室,医生让我动了动手指,只说了一句:没有伤到筋。然后就是被指派自己抱着血淋漓的手划价交钱取药,这其中的种种不说,最后是肉里缝合了两针,外面缝合了五针,一个月后伤口愈合了。可是,没想到的是,半年了我这带伤疤的手还不敢死劲握拳,不敢做拧衣服之类的动作,一问才知道,因为伤的太深,这样的痛大约会跟随许多年,亦或是终身都有隐痛。可我还是有点纳闷,当时的大夫为什么不告知我这个简单的常识,整个帮我缝合包扎的过程二十分钟,他和身边进出的小护士一句话都不和我说,完全透明人状态的相互聊着自己的家长里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可是我是一个就医最少的患者。我的关于糖尿病的知识都是来自于我自学,因为每次去就医,问三句,医生连一句都不愿意回答你,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更是医生们懒得给你宣讲知识的患者,就连简单的用药方式都会等你用了一段时间去询问,他们才会训斥说,你怎么这样乱用,是多么多么的不行之类,而在第一次拿药的时候很少大夫会很负责人的告知你用药的知识。也许,我们用善良的思维去想,他们真的以为患者和他们一样懂那些知识吧。
在如今这样的医疗服务意识下,我已经屈服的开始接受种种病体同存的生活方式。受伤的手不能用劲,那就轻点;少年受损的脚踝骨总让我不敢健步;劳损的腰肌不能缓解,那就半佝偻着我的老腰,反正人已凋残,再凄凉点又何妨;不能吃糖的日子,我们就权且把粗茶淡饭做了珍馐佳肴……不管怎样,只要还能站起来,还能微笑,那就坚决不去医院,不去见那些最不愿意见你的人,别讨人嫌是不是也算一种体谅。喂,亲们,我可真体谅你们了,你们呢?
- 生活感悟。欣赏2014-04-16 08:37
- 回复@丫丫:嗯?唉,^_^2014-04-16 09:24
- 回复@雪心:O(∩_∩)O谢谢2014-04-16 09:25
- 服务行业里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部门也许应该整治一下!问好友友,问好心情!2014-04-16 09:46
- 健康快乐,天天开心!2014-04-18 18:06
- 拜读!遥祝快乐!2014-04-20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