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那些年3
一九五八年农历正月里,父母带着弟弟他们,匆匆搬离了父亲先前教书的地方,举家落难到县城舅舅家来了。我则是从姑姑家跟别人带城里来的。记得搬家进城的时候下着小雨,我站在县城东门的路牙上,看到乡下表哥他们,正挑着从船上缷下来的旧竹床旧床架之类旧家什,湿漉漉的从东边过来了,一溜快步往我舅舅家去。我现在很难想象父母当时的窘境和感受,父亲的工作说没就没了,头上还有顶“历史问题清洗回家”的帽子。母亲没有工作。一家六口,四个孩子,还不包括母亲当时怀着的八九个月的身孕。平时没有任何积蓄,生活一下子断了来源,真不知那些年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舅舅家当年有四个孩子,上辈还有我外公外婆,一家八口人,全靠舅舅舅妈两人每月六十来元的工资,生活本来就比较拮据。突然一下子添了我家六口,吃住自然都成了难题。早晚是稀饭,怎么开饭我记不得了。中午一餐干饭,开饭的场景我印象可深了。每天中午,都是舅舅下班到家之后亲自在锅台上炒菜,亲自掌控油盐,最后亲自揭开大锅米饭的锅盖。舅舅站在锅台边,先挥动锅铲把开锅的米饭层层松开,松到锅里的饭粒差不多都能站起来的时候方罢手。然后左手端着一只二大的小碗,右手拿着把半大的锅铲,着手给我们这帮二半大的孩子打饭。打饭的顺序是按年龄排的,饭量也是按年龄定的。比我大几岁的表姐排在第一,定量是两碗;我和与我同龄的表妹排在第二第三,定量是一碗八分;我二弟排在第四,定量是一碗半,再接下去的顺序和定量不记得了。打饭的时候,锅台的右手边放着一摞二大的中碗,舅舅叫到谁,谁就从这一摞碗上头拿起一只伸到锅沿边去接。舅舅先是用小锅铲将饭盛到左手二大的小碗里,饭粒盖过四周的碗沿,中间再稍稍往上堆高一点算是一碗。如果饭粒堆高了些,他就将顶上刮去一点,如果没堆起来,他就再挑一点饭加上去,然后翻手将这碗饭倒在我碗里。第二碗饭是八分的量,八分的量就是大半碗。舅舅一般是先盛个平碗,然后擦碗沿边稍稍削去一点,看上去像是浅浅一碗有九分在的样子,再翻手加在我饭碗里。名义上一碗八饭量就是将近两碗的饭了,其实两小碗饭加在一起,也只有二大的中碗一碗。吃菜没有按照年龄定量,但也不是没有限量的。在我的记忆中,就不曾有过小孩上桌随意夹菜的印象。饭盛过之后,都是由大人夹几筷头菜到小孩饭碗里,然后各自端碗到边上去吃的。平时荤菜是很少见的,油水也很少。早晚吃稀饭,小菜有时也少有,就用盐加点香油放在锅里炸炸,盛在一只小碗里。大家夹几粒油炸盐和着粥吃,香倒是有点香,就是吃下去好反胃,容易吐……
舅舅当年在城关商业上做会计,母亲说他算盘打得好,顺手反手都能打,家里柴米油盐都是他当家。舅妈在棉布店站柜台,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送饭就是我们几个大一点孩子的事。舅舅排了个轮流值日表,用粉笔工工整整写在厨房院子青砖墙壁上。上头一行“轮流值日”几个大字是横排,下面的姓名按星期一到星期天的顺序竖排,我和二弟还有舅舅家两个女儿几个上了七岁的排在其中。一个星期我有两天值日。中饭开锅后,舅舅首先是将送给舅妈的饭菜分别盛好,等到放进饭篮子里了,舅舅就会问:“今天是哪个值日啊……”值日的那个人闻声提着饭篮子就走。往返有一里多路,一路上饥肠辘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饭送到了,舅妈即说:“快赶回去吃饭吧……”到家时,自己的那份饭已经打好在碗里,放在锅沿上了……
有好几回舅舅中午烧菜的时候突然发现没了酱油,就拿只碗叫着我的乳名,掏出个三五分钱递给我,叫我赶快到西门下街的酱坊里去打点酱油来。酱坊中午没什么人,静悄悄的,柜台齐我下巴高。我举手将碗和钱递到柜台上,看着竹筒提子里打上来的酱油倒在碗里,打得多的时候也就半碗的样子。有两回,我从中扣了一两分钱留着自己用,舅舅见我端回来的酱油比平时少了些,就说“今天五分钱的酱油怎么比平时少了啊……”“今天的五分钱的套油(价比普通酱油贵)怎么就这一点啊……”我听了,似也感觉到舅舅这话是好像在有意说给我听的,但也没多想,一个劲地装佯不吱声。接下来的一回舅舅又叫我去打酱油,我又故伎重演,刚将碗和钱递到柜台上去了,猛然听到舅舅在背后说了一句“我叫你打五分钱酱油,你这打的是几分钱啊……”说完,他端起柜台上打好的酱油就往回走。我一时间羞得满脸通红,那真是叫无地自容啊。我自以为前两回扣钱舅舅没很在意,没想到这回舅舅竟一路悄悄跟在我背后。我放慢脚步忐忑不安地回到家,舅舅没再说什么,但是母亲后来的一番批评自然是躲不过的……
那年寄居在舅舅家有好几个月,因为我,而让父母感到无颜无奈伤心的事情不止这一件。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将四姨娘的一个小笔记本据为已有,并将她记有文字的前几页撕掉扔了。四姨娘那时还没成家,在城里小学教书,好胜心強,脾气也強。记得那天中午,她在舅舅家的厨房里又是哭的又是蹦的,我吓得躲在灶台后面,一句不敢吭声。母亲一脸无奈,一个劲地骂我,一个劲地向她赔不是:“已经撕掉了,怎么搞呢……已经撕掉了,到哪儿找去呢……”但她还是不能解气,站在那儿哭着火气了好一阵子……
还有一回是在外公那里——外公是个一生只知在家烧香拜佛从不当家理事的人。他那时在西门二姨娘家临街的半间门面里,摆些铁制的染料筒子,平时守在那儿卖点染料赚点零花钱。那天是临近中午了,我饿了,在母亲跟前哼哼唧唧的,要买个两分钱的米饼吃。母亲身上没带钱,但又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央求外公,说:“大大(意为普通话中的爸爸),他哼着不歇,你把两分钱给他吧……”外公就像没听见。过后母亲又说了一句:“大大,他哼着不得歇,你就把两分钱给他吧……”这回外公答话了,他背对着母亲,很不高兴地说了一句:“我没钱,我哪来两分钱!”此后母亲便不再言语了,我也就不再哼唧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还有一件事是舅舅家当年养了几只安哥拉长毛白兔,兔子要吃草,割草的任务自然少不了我。那是上午,早饭吃过了没有记不得了。我去体育场割草,将左手小指背面割破了,指甲割开了,指甲根下头那一截是一道肉白色的口子,血流不止。我慌了神,挎着篮子捂着伤口一个劲地往家跑,进门后血还在不断地滴。父亲见状慌忙给我包扎,突然间我说头晕,眼睛发黑。父亲让我赶快躺在窗下的一张小床上,他坐在一旁看着我,默默无言……自那以后,我左手的小指甲就留下了一道残疾,指甲中间从上到下凸起的那道棱,已然成为那段往事永久的印记。
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