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色彩篇
都 市 色 彩 篇
------月下李说
(银 行 篇)
银行里是很安静的,没有人吵嚷,也没有人乱走,只要在抽号机上拿到一个号,就可以静静地坐在靠背椅上等,红色的电子屏上时常换号,有人被叫了,不是拿着钱就是拿着卡前去办理手续。这里不会有插队的烦恼,不会有走后门的烦恼,有的就是一个手续办得那么的长,不停的让人输入密码,又不停的签字画压,四十分钟了,手续依旧未完。坐着的人有些焦躁不安,连情感低头族都耐不住性子,不时地望着那窗口发牢骚。
这里只有一个人是始终要保持平静和不能坐的,就是大堂保安,他的职责不言而语,总是在门口站着,在大厅里走走,观察来人和人的神色,包括人的行为。他们有两重责任,一是对银行安全负责,二是对客户安全负责。因为有了他们,人心就有了平静。
这里的保安有五十多岁,还算端庄和精神,他总是站在大堂经理桌前观察。有个低头族,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全身心的玩着手机,女朋友取了钱,叫他走,他压根就没听,女的上去就扯了他的耳朵,拉起就走,他还列着嘴在嘟嘟。就在他起身的瞬间,一盒烟从他裤兜落了下来,掉在椅子上。那是一盒芙蓉王,蓝盒的。那个位置正好和大堂经理直对,那盒烟被保安看到了,他没有吭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慢慢走到门口,看着那对人渐渐远去,就折回头,走到后排的椅子边,静静地看着。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看到那盒烟。他就靠近椅子,顺手拾起,捏在身后,又慢慢地走,走着就将烟装进保安服的口袋里。
这一切偏偏让我瞧见,就在他拾起香烟的那瞬,我看了他,他也看了我,脸上就有了一丝笑,笑里有点尴尬,也很复杂,好像对我说,你也是烟民吗!世上烟酒不分家呀。我察觉他笑得后面还真有点乐呢。
我要走了,他望着我出门,竟对我点了一下头,又堆起了笑。这笑就有点意思了,没有尴尬,因那个瞬间已经过去了。更没有友好,他天天要看多少人,没必要对你微笑。他在示意什么!难道是一种歉意,有抱歉的味道吗!也有包涵的味道吗?进而就有了理解的味道了。
看来他的内心并不踏实,在寻求人的理解。
我是能理解他的做为,但绝不会原谅他的行为,因为他是人民财产安全的护卫者。
(拆 迁 篇)
这里要拆迁,拆的是城中村。听说政府都计划了十年,一直没动,原因是这里有古迹,需要保护,要建公园,要盖低层建筑,优化城市,造福人民。可开发商便不干,楼低了不挣钱,谁也不愿意白出力。这世上就有好人,发此善心,投了这笔资金,这里便开始拆迁了。
半月前,就有宣传车带着高音喇叭,在村口的马路上广播,开始人心骚动,感觉这次是真的要拆了。一周前,沿街的路边上,就升满了标语气球,树与树之间也挂满了红色标语,句句离不了拆迁二字,人心就慌乱起来。农贸市场的菜农也不那么勤快了,晚起早收,时不时就用雨布盖了菜摊,不见主人的影子。有人问,就有人说:卖不了两天,都去找地方了。也有人讲:村里的老人都哭了,舍不得离开这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舍不得也得走,规定的日期就是一堵墙,到时就墙倒屋塌。不信么!还有两三日,这里就来了一队人马,全黑色制服,楞头小伙,个个壮的象牛,一个大早,就两排立在街里,十步一岗,端端地站着,这是保安组织,专门维持地方秩序的,特别是迁动几万人的拆迁活动,确实需要政府的震慑。
这市场还在卖吃卖喝,可人心早就慌了,天天都看见这黑色的制服,吃饭人都感到不安,象要发生一场战争,有恐怖袭击在活动似的。路人倒好说,不安就远离,可住在这里的人,就浮躁的不得了,已经有人拉着行李在走,搬家的车辆就排在村口等候,一排就是一大溜子。日期到了,村口就封了路,只出不进,连路人也禁行。
说来也怪,没有见大的搬动,两三日里,这条街就空荡荡的了。夜里走进这条街,已面目全非,千疮百孔的,有人走茶凉的凄凉感,有野狗在路边溜达。又几日,街边的店铺全无,一片瓦砾滩,夜里就见拉土车疯狂在跑,发动机呜呜的整夜吼。很快,路边就有人在砌墙,原来的街面就成了一条长长的、粉白的墙面。没有了热闹,没有了人流,也没有了往日那种繁闹的场面。
这个村子就这样的消失了,在历史的年轮上,就划出了一个新的年轮线。历史仍在往前走,而且越走越美丽,因为前面总是阳光灿烂的。
(优 越 篇)
是一个孩子,有十一二岁,偏胖,白净,一副厚厚的嘴唇。他是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走进一家味千拉面馆的,独自坐在一张餐桌前,很持稳,有点小老弟的感觉。
一位服务生小姐走过来,拿着一本厚厚的点菜本,笑着递给这位小顾客。他不紧不慢,在翻动那本菜单,还不停地问,小姐微笑着介绍菜品,不时地丢去一束喜欢的目光,象在瞧着自家的小弟。
小顾客拿捏的很稳,很平静。他知道自己是来吃饭的,只要进了餐馆的门,他就是上帝,可以发号施令,服务人员就得听他的。那副脸相,就非常的老成,象一个老食客。
他不再点菜,指了一份面,又交代配上三份小菜,一份大菜。服务生点头说好,下了菜单,又送上口杯,倒上热茶。
小顾客开始闭目养神,头靠在椅背上,一只手伸进了书包,捏出一张彩色纸片,那是一张售楼宣传单,有一个美女的头像,他看着,就用手去抠那美女的鼻子,好像笑了一下,又闭目养神了。
他的手并没有闲。那张彩色纸片在他手中迅速折成一只纸船,他放在桌上,推着玩。又拆开来,折成了一架飞机,想往空中扔,却见四面都坐着人,便拿起桌上放置的玻璃酒单牌,夹在了牌子上面,推得远远的看。
服务生来了,放了四道菜,三碗一盘。桌子本来就不大,已经占去了一半。这菜很精致,盘里是六条基围虾,裹了浆就炸得红油油的好看,盘中还放着一个小碟,有乳白色的甜酱。他看着,竟直夹了一个基围虾,送进口中,又折了虾头,便去蘸酱。很快,三只虾就没有了,便去吃那三份小菜,那碗也不小,他吃的很香。
面上来了,碗比他脸还大,他不停地夹面条,吃小菜,还吃着基围虾。那吃相有点馋人,不太多嚼,有点吞咽的感觉。邻桌坐着两位老人在看他,他斜了一下眼,继续在吃,吃着就用余光瞥了一下邻桌。菜和面全吃完了,虾还剩下一个,样子是吃饱了,就懒洋洋的在抹嘴,又拿起那个纸飞机,举在空中玩。
一位年青的女人走过来,脸上有心事,象个白领。她竟直过来,坐下,拿起消费单看了一眼,便招手结帐,总计八十五元,她付了。孩子在喝水,她指着那虾,孩子摇摇头,她便夹起来吃了。孩子无言,她也无语,就静静地坐着。
她们坐了有多久,什么时候走的,坐的什么车走的,这都无观紧要。而孩子的这种老成、自持和优越感,真叫人忧心忡忡,就这么吃着下去,它能给孩子人生道路上带来什么呢!是福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损害!这就让人不能不想。
(治 安 篇)
街心花园里很黑,没有路灯,只有黑漆漆的树影和树影下黑乎乎的小路。
这园区很大,建的早,就没有点亮工程。夏天的时候,园里树多荫凉,人就常常到这来乘凉,时不时会有人报警,说这里有人打劫。报警的多了,就引起治安管理部门的重视,把这园子做为安全防范的重点,每日都有巡警在这里顿驻,特别是这个冬天的晚上,黑漆漆的夜里,巡警就少不了。
我走在园里的小路上,路很黑,得借着远处照来的微弱的光看路,空气冰森森的,周围的树影也阴森森的,能听到野猫的叫声,还有猫头鹰的叫声。突地看到前方转弯处有警灯在闪,是敞开式的巡警车。人就放心地走过去,模糊地看到车上坐着一个警察,刚走过车身,那警察就从后面跟着过来,手里提着一个袋子,招乎都不打,直说:伙计!要不要牛肉,是秦宝牛,便宜。
这伙计着实吓我了一跳,黑乎乎的脸,眉目都看不清,感觉很粗壮,是穿着警服,却没戴警帽,那份邋遢的感觉,又象是个协警,总是漆黑而又慌乱的看不清人。
我就奇怪,这是那和哪呀!怎么警察也拦道卖牛肉,还是秦宝的牛肉,是在值勤的时间,在这黑乎乎的夜里,在常常有劫道的街心花园里。
我心一阵紧张,就说了一句:不要。便匆匆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心砰砰在跳,不是胆怯,而是激动。我就想不通,这牛肉和警察怎么能联系在一起!?但愿那是位协警,不对!他连协警都不应该是啊!
过后几天,想起这事,我都转不过弯来。
(雾 霾 篇)
夜在凌晨,都市里就少了声音,四周静静的,只有夜里的灯光星星点点的让人感受着寒冷。又是雾霾笼罩着整个城市,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让人看不清楚。平日林立着的高楼就怎么也看不见了,连楼上耀眼的霓虹灯也变成了朦朦的红晕,泛着一团红光,怎么就看不清那几个字。路上没有行人,清冷的街面上散发着寒气,偶然能听到沙沙的车轮声,就看见出租车的顶灯成一团黄色的光团在移动。没有温暖,没有清明,有的是那稠糊糊的雾和那雾里漂浮着的有害物质。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一连数日都在这黑沉沉的雾霾里度过,那么朗日到哪里去了?阳光还在天上吗!就想到了超人,想到那红蓝相间的服装,穿上它就能穿越时空,回到阳光明媚的世界里,那该多好啊!我想这一定是梦,因为已经是早上八九点了,平日早就光灿灿的耀眼了,而今,天依旧是阴暗的,灰蒙蒙一片,到处变得不干净,象生活在混浊的水底,可惜人不是鱼,不能在水中皋翔,否则我早就穿出浑水区,进入清亮的世界里了。很想说声拜拜!这让人郁闷的阴霾天气。
(初 夜 篇)
初夜,天稠热的就象浆糊,闷的人极难受。天空里,有着几颗星星,不很明亮,也透着热呼呼的光。
周围全是黑漆漆的树,没有风,树就象一幅剪影,凝固着一团一团的阴暗。有猫从路边的车轮下钻了出来,不叫也不动,看见有人来了,就穿进路边的树丛里。
那是一些流浪猫,却被院里的一些好心人养着,天天有猫食吃,有清水喝。这猫,夜里,就是出来玩的,它不捉老鼠,却逮小麻雀。清晨,总是能见到一流子的血印和血印上粘着雀儿的灰色羽毛。
晚上的垃圾箱总是塞得满满的,有的干脆就丢在箱子周围,乱糟糟的。就有猫从箱子里跳出来,那里有人吃剩下的东西,猫就爱尝个鲜。
也是这夜里,垃圾箱就有人在翻,不知道这垃圾的味道如何,那人却毫不畏惧,爬在箱边上往里掏,掏出的就有饮料瓶子,她便提着一兜儿,又捆了压扁的纸盒,一摞子一摞子的往回搬。
这是小区里住的一户老人,独自住着,一群儿女也不常来看她,来了,就丢些钱,叫她够吃够喝。她应该是不缺钱花的,可她就有这种爱好,看着那些有用的垃圾就心疼,就想拾。结果把一间卧房就堆满了拾来的废品,儿女们都嚷她,她就不让孩子们来。
她喜欢这样生活,因为这样可以打发孤独而寂寞的日子。白天她怕人说,就趁夜里检,夜里也有人看到,慢慢,院里人都知道有个检垃圾的老婆。
有人就心肠柔软,专门将自己废弃的东西,放在老太太常去的垃圾箱边。老人很感激,但不知道是谁的好心。这事慢慢传了出去,院里人就很同情老人,说人老了,就怕孤单,在拿此事打发生命呢。
她的儿女们也听说了,便开了一个家庭会,考虑安全问题,不让老人夜里出门,检来的垃圾全部进行了处理,还交代了邻居的一位朋友帮忙看管。
一段时间,很少看到那位老人,后来就听说病了,得了痴呆症,儿女们就给老人顾了保姆。保姆天天推着轮椅让老人在街上转。老人就不愿意回家,不论冬夏,就顶着一个毛巾,坐在小区门口的汽车站上听热闹。
还是这种闷热的初夜,老人就让保姆推着她,在院里转,转到了垃圾箱前,看见几只流浪猫在那里玩耍,老人就叫停住,呆呆的看了许久、许久。
从那天起,老人就没有再下过楼,听说病情加重,坐不起来了。
从此,这个院子里就看不到老人的身影。特别是进入初夜,有流浪猫还在垃圾箱那里玩耍,天上依旧能看到几颗星星。
- 谢谢白雪推荐并留言!问好!2014-04-27 12:48
- 谢谢浩歌一曲推荐,留言!问好!2014-04-27 12:49
- 谢谢皓月冰轮推荐!问好!2014-04-27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