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相恨晚,再见意难忘

04-27 作者:凌云

文/凌云

口中弥漫着淡淡的云南山泉的甜味,指尖触碰着相机的快门,身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心中挂念着千山红遍的油桃,脚下奔驰的车轮,都在把我引向通往“宜良”的路上。

似乎这云贵高原上的雨,总有种特殊的魅力,洒在我飘零的笔上,散发出淡淡的韵味,嗅之不绝用之不尽。在每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里,笔下总能悄无声息地流落出一段故事、一个地方、一份心情。

古时候的宜良,美名远播,“古匡八景”就是指这个地方。万亩的花园将村子围成一座依山伴水的圣地,玉泉飞瀑、渔舟唱晚、铁池夜月、晚霞叠翠。似乎,熟知历史的人,都对宜良有种别样的情怀,如同对丽江的古城,总有一份莫名的期待、陌然的喜欢。

汽车缓缓地在山坡上盘旋,两岸迎来的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山石和一些神秘莫测的洞子,不是黄土高坡上的那种窑洞,而是汽车穿越的石洞,几乎每一个石洞扣的上侧,都有一些历史人物浮雕,若隐若现地看守着每一个出入的洞口,像是一个个守护神使般,静静地守卫这片古老、安然、寂静的世外桃源。

说起宜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是哪里。因为,宜良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它不像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有着铺天盖地的广告,有着各种艳遇以及各种诱人的乡村酒吧、或者古城遗址,宜良,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朴实而又耐人寻味、古老而不沧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此行的目的地,不是传说中的“古匡八景”,而是一个彝族的农家庄园。当汽车在青石子铺成的小路上蜿蜒前行,两侧的树木向我送来无声的问候,我知道,我们是在向着一个大山深处前行,或者说,向着树林最深的地方前进。

谈到彝族,可能很多人还很陌生,因为它既不像傣族有着喷香可口的菠萝饭、傣味菜,也不像苗族那样有着各种艳丽多姿的凤冠,它只是我国少数民族里面一个朴实而不普通的民族,沉默而不寡言的民族。相对于生活在云南的人来说,或许去过很多寨子,比如苗族寨子、土家寨子、纳西寨子等等,而对于城里人来说,走访少数民族,难免离不开探寨,因为久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牢房”里生活久了,对那些原始的村寨有着格外的欣喜之情。

下塌的农庄,就是这彝族自治区里面一个很别致的院落。仿照中国古时候北京“四合院”的那种格局,屋前是一片空旷的平原,屋后是一片万亩梨园,左侧便是本次目的地油桃园,右侧则是一条红灯高挂的“十里羊肠”。但是将它比作 “羊肠”有些不够贴切,因为这条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小路两侧矗立着整齐而干净的大树,大树下面则是彝族特色的长廊、木厅。红灯高挂、饭香扑鼻,如同传说中的“十里红妆”,将这些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的大树围成一座天然的“食堂”,供我们休憩、餐饮。

沿着大棚叠起的小道,走进百里飘香的油桃园。“油桃”,就是桃树与李树嫁接之后,产出的果实,故有人也称之为“桃李”。行至小路的末端,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折服,迈不开步子。

一米多高的树上,红突绿衬。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果园,着实令人大吃一惊。相对于城市里的“移花栽木”,这片果林实为奇迹。

又甜又红的桃李,把初生的枝头压弯了腰。踏着石子铺成的小路,静静地走在果林外侧。千红尽染、千树叶绿,把整个山头蔓延成一副红红绿绿的屏障,倾尽了满目的惊喜。

轻轻地摘了一个,清香瞬间穿透牙齿,渗透到细软的神经。一股淡淡的甘甜从喉中划下,如同饮下了王母娘娘的玉露琼浆,唇齿酥软,赞美不绝于口,心里却恨不得多吃几个,解解馋。就像孙大圣偷进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满目欢喜,接二连三地吃下多个,方才依偎在树下休憩。浅浅的阳光透过树缝照过来,有种黯然昏沉的陶醉感,闭上眼睛再也不愿睁开。即使没有唐寅的“桃花仙子”,也没有“梨花泪”,这种沁人心脾的桃李香,也足以让人香魂迷醉,不复醒来。

满满的两大提篮,也盛不下贪吃的心,沉甸甸的质感把手指勒红,方才停下摘桃的频率。一步一个脚印地提着两篮油桃,缓缓地迈向农庄的路。

初相见,你的的确确的给了一次视觉震撼,一次关于“桃李”漫天的震撼。将整个山岚装扮成红绿的颜色,需要多大的造化神秀才可完成?不得不佩服彝族人的坚持,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来精心照顾这片园子,才有了今天这恢宏磅礴的气势,才有了这震彻心扉的盛宴。

初遇,相见恨晚。缘何不能早日发现这片世外桃源?不能早日将心情归于尘土,摆脱“城市牢笼”里的“枷锁”,来这里放松一下心情呢?

晚饭,是在那片“十里红灯”下进行的。风味手撕鸭、野味红烧鱼、乌鸡天麻汤、农家小炒肉、凉拌海带粉……如同《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长街宴,游客人随意地品尝,随意地交流。身着七彩服饰的彝族姑娘,间歇地出现在中间的走道上,送来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

这是生平吃的最饱的一顿饭,一顿彝族风味的菜肴。弥漫着喜庆的灯火,清雅的丝竹,把彝族人的厚道、热情、诚实做成了一道道溢满碗碟的美味,悉数吃干喝尽,不舍浪费半滴。

露天的篝火,总在古老的彝族人家燃起,如同希望的火苗,烧出一个民族的辉煌。随着夜色渐暗,耳边响起了铿锵激昂的彝族音乐、孩童们嬉笑的追逐,我知道,篝火晚会要开始了。

对彝族文化稍微有研究的人大都知道,彝族的“篝火晚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那个以“祖先祭祀和酒神祭拜”的彝族毕摩文化,“火”不仅象征着喜庆、热情、希望,还象征着他们对“红红火火”、美好日子的向往,一种世代传承、传承至今的向往。

苍茫大地上,燃起一道轻灵的烟,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小小的火苗逐渐变成燎原之势,将整个火堆的柴草都引燃,火光冲天,热气袭人。一曲响亮的彝族音乐响起,一个身着黑红格子的彝族女子首先对着火堆“行礼”,然后纵然起身领舞,接着其他身着彝族服装的姑娘也自动伴舞,将篝火晚会推向全场的至高点。

从不曾习舞,却在此刻忍不住地跃跃欲试。学着彝族汉子的模样、身形、步法,加入到一个众人围成的“圆盘”之中。彝族姑娘、汉子、老人、小孩一起歌唱,把快乐传染给了晚会的每一个人,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来、跳起来,把心中久违的热情悉数迸发出来,形成一支“汉彝”交响曲,把彼此心中的希望用“火”的形式、以“火”的名义传递给每一个人,点燃彼此,点燃梦想。

晚会整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直到游客们纷纷坐下,跳不动为止。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飞扬,幸福在每个人的心中传递,仿佛整个人一下子被抽空,所有的烦恼、不快都被这“火”燃烧殆尽,只留下一份宁静、一份空旷。

回程的路,司机多次走错路,我们一行在寂静的山上游荡,似乎是这山清水秀的彝族水土舍不得我们离去,所以跟我们开着莫名的小玩笑。

渐行渐远的村落、渐走渐暗的篝火,最终消失在无垠的夜色里。别了,宜良,别了,彝族的兄弟姐妹们,别了,这片“隐世”的乐土。

再见,或许再也不见,但你已在我心里燃起一堆篝火……

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表明作者、出处。

QQ群 71516901 微信订阅号【凌云文学】,仅限喜爱文字的朋友加入,非诚勿扰,闲聊勿扰!

共 43 条文章评论
  • 初见相恨晚,再见意难忘。心中的宜良,心中的篝火晚会,永不熄灭、生生不息……2014-04-27 02:04
  • 欣赏,期待作者继续佳作。2014-04-27 09:47
  • 回复@丫丫:谢谢丫丫的到访,欢迎多多指正。真诚问候朋友,祝诸事顺利~~2014-04-27 10:50
  • 回复@凉夏果青:谢谢朋友,问好~2014-04-27 10:50
  • 美丽的宜良,好吃又好玩的世外桃源;朴实好客的彝族兄弟姐妹,念念难忘的篝火晚会,隐世的乐土,相见恨晚。2014-04-27 11:16
  • 回复@墨染琉璃:嗯 嗯,问好琉璃,相信你看过之后,定会向往。2014-04-27 11:23
  • 回复@火淼:谢谢火淼,问好~2014-04-27 11:24
  • 每个地方,都有美,用心感受,不一样的自己会出现2014-04-27 11:26
  • 每个地方,都有美,用心感受,不一样的自己会出现2014-04-27 11:26
  • 这美丽的记忆就放佛印刻在这相片里,好似从此相片拥有了灵魂而美丽,好文何须多言2014-04-27 11:31
  • 回复@二公子:谢谢二公子点评、是的,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2014-04-27 11:33
  • 回复@二公子:嗯 嗯,问好,谢谢到访。2014-04-27 11:33
  • 回复@暮雨:谢谢暮雨,问好朋友~~2014-04-27 11:33
  • 初见相恨晚,再见意难忘。心中的宜良,心中的篝火晚会,永不熄灭、生生不息……欣赏!2014-04-27 14:00
  • 羡慕你的此行,好想拥有……2014-04-27 16:14
  • 回复@晓月清风:谢谢 朋友,问好~~~2014-04-27 17:02
  • 回复@沉香:哈哈 有机会就去旅行啊2014-04-27 17:02
  •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将我带到了那方山林感受着你的愉悦,感受着那份宜良独特的风土人情。喜欢推荐。2014-04-27 17:48
  • 回复@樱水寒:谢谢 樱,问好~~2014-04-27 19:16
  • 将我带到了那方山林感受着你的愉悦,感受着那份宜良独特的风土人情。喜欢推荐。2014-04-27 19:22
  • 回复@檀香引----朱海燕:谢谢朋友,问好,祝福~~~2014-04-27 19:23
  • 赞一个~~~~~2014-04-27 20:59
  • 宜良,平生未接近你,但从我兄弟潺潺如水的文笔里,我徜徉你清纯的怀抱,让浮躁的灵魂回归你天然的质朴,浑然天色,不着修饰,你的美丽以成为我一种莫名的疼痛,圣洁的土地,灵魂的故乡,一幅超然脱俗的水墨丹青,面对你的美丽,以一种敬仰的姿势保持恒久的缄默。陶醉后就有空明,洗涤后方显醇厚。2014-04-27 22:05
  • 回复@╰〆寒烟冷、浅暮流殇°:谢谢2014-04-27 22:12
  • 回复@大漠孤烟:谢谢孤烟兄的评语,写的太好了。欣赏,问候大哥,祝安~~2014-04-27 22:13
  • 回复@凌云:现在的旅行总是觉得不似自己想要的味道……2014-04-28 08:06
  • 回复@沉香:那就寻找那份自己想要的味道,放下所有的包袱,背上行囊,做一场自己的旅行。2014-04-28 08:15
  • 不错2014-04-28 10:31
  • 宜良,在作者的笔指下生花,宜良的朴实醇厚,风土人情,宜良就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美丽而迷人。2014-04-28 10:41
  • 回复@☂无为墨者☂:谢谢哥们到访,问好。2014-04-28 10:43
  • 回复@曦月:谢谢朋友的点评,问好。2014-04-28 10:43
  • 美好日子的向往,一种世代传承、传承至今的向往、、、、2014-04-28 10:56
  • 一次美的相遇,似乎身临其境了、、、2014-04-28 10:58
  • 文章写得很美。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有机会到四川凉山西昌,在这座春天栖息的小城里,在七月的火把节体会不一样的彝族的风情。在这里,可以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在火把狂欢夜,可以放声的唱,开怀的笑,可以打着火把,围着篝火,释放心中压抑着的那份狂热、那份躁动。2014-04-28 11:00
  • 回复@轻烟:谢谢轻烟,问好~2014-04-28 11:02
  • 回复@轻烟:呵呵,有时间就去旅行,放下行囊,独自旅行……2014-04-28 11:02
  • 回复@心淡如菊:好的,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上次去成都,工作太忙,还没来得急细赏,便打道回府了。去了成都的锦里、武侯祠、宽窄巷等地方,时间再写一篇关于成都的游记。谢谢欣赏,问候~~2014-04-28 11:03
  • 此情可待成追忆,莫使此时成枉然!2014-04-29 21:29
  • 回复@鹤闲:鹤闲,你好,谢谢你的点评,问好。2014-04-29 21:36
  • 第一次看的时候被桃子把思绪占满了,总在脑海里勾勒一大片的桃园的盛景,而忽视了篝火晚会的细节2014-04-30 15:11
  • 回复@海:O(∩_∩)O~2014-04-30 15:17
  • 意难忘,风山夜,火之灵,真酷!2014-05-06 22:42
  • 回复@偃岳:嗯2014-05-06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