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被名人抄袭的纠结
网络著作领域好似法外之地,盗贼遍地。一定有人觉得我说这话是乎偏激了。作品就像作者的孩子,突然被别人抱走了,你会是什么心情?最近,突然发现我的作品被一大家又是名人的抄袭了。我不能不偏激,事放在谁头上谁都会偏激。我当然不愿相信这名人会干这个,我希望像文友说的那样,是他的助手或粉丝干的。
2013年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前后,《中华合作时报》的《茶周刊》举办以茶叶为内容的征文比赛,要求必须是未发表过的(含网络)新作品。我写了游记散文《烟雨车云山》。不知何故,这个比赛一直没了音讯。当年9月应邀加入新开的“四月歌文学”社区,想着这网站影响不大,就悄悄贴上去试看反应,也好进一步修改。快到今年茶文化节了,这个征文活动依然没个说法,似乎不了了之了。我索性在4月22日发到《中国散文网》,这家网站与几个同类网站有个联盟,拙作被推荐并被联盟网站转载,点击率比较高。
我有个习惯,就是自己的文章贴出去后,会在几个搜索引擎去监控一下文章的关注度。第三天吧,在搜索引擎发现某位大家“文化苦旅”网页赫然挂出我的游记散文《烟雨车云山》,只是把标题删去了“烟雨”二字,正文一个标点未改,并且堂而皇之标注著作权归这位大家。说实话,咱修养不好,遇到这事一时定力不够,怒形于色了。把这个事儿贴到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民网文化论坛。
实话实说,如今的网络,那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声音着实让人难辨真假。炒作犹如“狼来了”效应,真的往往也被当作假的;当然,也有假的反被当做真的。一般说,都是无名小辈抄袭剽窃名家;揭露名家抄袭剽窃我这样一个业余写手,或许被一些人当作又一次炒作,并不能引起舆论的同情。有网友说,《著作权法》以纸媒书籍为证,我很无助。被名家大家抄袭还是第一次,我被突如其来的宠幸骚扰得不知所措。
就在昨天,又发现我的另一篇散文《长淮春色秀》也被这位大家剽窃早贴在他名下的网址,手法一如既往,只把题目去掉“长淮”二字,正文一个标点未改。彻底击垮了我对这位名家的好感!
好在这篇《长淮春色秀》散文入选过《新华网副刊》,还被2012年8月9日《中国日报》(英文)转载过。同时,这篇作品先后有二十多家网址媒体具名或不具名的选用了。证据很多。当然也有不少比我水平还差的初学写作者抄袭过,我权当扩大宣传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网友指出,这位大家涉嫌抄袭剽窃不是第一回。古远清指“02年8月北大一教授在《中华读书报》披露,他在《霜冷长河》中一篇文章‘剽窃’学者刘东文章;金文明指他在《笛声何处》剽窃章培恒教授《洪昇年谱》;新浪博客孙海再指这位名家抄袭他的《闲读梧桐》。今年4月23日照抄我游记散文《烟雨车云山》,此前还照抄了我的《长淮春色秀》。看来这位是“惯抄”了。也有人指他江郎才尽,写不出来了,又想利用名望出书牟利;也有人为他开脱,说是他手下助手或粉丝干的。与被抄袭的学者名家比,我多少有点儿释然了。
有熟悉的文友以调侃的语言劝我、安慰我,被名家抄袭剽窃,说明你的作品艺术水平和名家等量齐观了;我们的作品倒想让他抄袭,可他就是不抄啊!嗟乎!这样说,我被名人大家高看该是一件好事。可是,正常人的情感机理很难同时承受“痛并快乐着”;所以,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也是因着某位散文网的优秀作者,官方网的签约作家,捡拾了我的一些段子据为己有,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初写者该是有点受宠若惊了吧,至此,我才有了在散文网发点稿子的想法,以前,我也只是在空间写点东西,偶尔在网上发现这位女作家的一篇文章,掐头去尾,依然看着面熟,自己写的东西,就是一个句读一个标点,也很熟悉呀,没办法,网络里这种事情很常见,除非自己不写.....2014-05-01 20:28
如水姐姐,仅用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引用,我这是被整篇“引用”了!只把标题减去两个字。由于散文网正文、跟帖不能加入网址,请有兴趣的师友在百度、360搜索输入“车云山 余秋雨”,及“春色秀 余秋雨”点击打开辨别。2014-05-02 09:55
回复@凯旋:同病相怜。2014-05-02 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