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

05-04 作者:外星人

买车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也就是说买车的原动力是领导开会说给予车补,还煞有介事定了一个十六万的标准,下发了厅级单位的红头文件明确规定车补标准、购车时间,似乎买的晚就捞不到便宜,似乎买的便宜就吃亏了。有的的同志甚至把开不到五千公里的汽车给卖了换一个新车,原因也是赶上那个该死的所谓的补贴基数,赶那个该死的购车时间点。结果当然是美丽的谎言,买车的同志多数人都好像瘦驴子吃了一个铁疙瘩,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就在心口那里堵着。

汽车是消费品,大家都知道,和装电话买手机一样,开始认为 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又不做生意,要那玩意干啥?”等大家都有了,自己也有了,就一刻也离不开了。我上班的时间非常固定,坐通勤车十分方便,购买汽车完全是一种生活理念。人生主要消费在房子,吃穿养孩子是必须的,文化旅游是爱好,而用于身体本身的消费还没有纳入大多数人的议事日程,而前面这些劳什子都解决以后,囊中盈余的时候,当然要追求更高级的消费。会挣钱是人的本能,会消费是人生艺术。就我们工薪阶层,多生一个孩子很可能就是汽车梦了,汽车置换了孩子,不玩汽车玩孩子,乐趣完全因人而异,无可厚非。老婆肚子里孩子多得是,谁知道哪个是总理,哪个是总书记,概率十三亿(以国家统计为准,截止国家最后一次人口普查结果,不包含漏报瞒报的人口)分之一,比中大奖还低。其实汽车和手机、手表都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从价值观念考量完全是穷烧。一辆二十万元的汽车,按使用十年计算,算上油耗和保险,每个月就要消费三千块钱,还不计算存款利息,按每天打的五十元计,每月相比买车结余一千五百元。打的是享受,没有开车的风险,像大爷一样让人伺候。但私家车为什么像蝗虫一样满大街呢。身份的象征,财富的彰显,开车比坐车更有感觉,也只能这么解释。

汽车和家电产品一样,现在还是外国品牌充斥,大家都对国产汽车没有信心,虽然国产的便宜,虽然大家都爱国,相信不久 将来国产汽车也像现在的家电产品一样是国产品牌占主导,但那是后话,现在选择还是购买进口汽车。欧美品牌的汽车笨重,安全性能好,但油耗高;日韩汽车像纸糊的一样,但好看,省油,虽然我们抗日,但局限于钱袋子还是口是心非的购买了日系车,当然是在钓鱼岛之争之前的事,若是现在,我一定坚决抗日。汽车毕竟是大件商品,购买前还是看了许多车展,但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还是没有深入的研究,买车的意向还是粗略的,最后抉择的唯一选项就是空间要大。CRV或RAV4,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备箱的空间,我坐进去试试,还是RAV4好一些,后备箱高,坐人能直起头。我们家弟弟妹妹多,拉下谁都不高兴。我甚至想买商务车。老婆嘲笑我干脆买个公交车得了,拉人更多。后来经常拉很多人,影响了儿子的利益,儿子赌气说,他有钱了就买一个一车一座的汽车。

汽车买好了,付了车款,买了保险,但车不敢开走,原因是没有驾照。没有驾照不敢开车,开车违法,考驾照的时候科目一里有交代。没有驾照也可以开车,我认识的一个同志就开了好久直到取得驾照,竟然安然无恙,也许出问题了人家不说,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他的经验就是白天不跑晚上跑,跑高速不走底下,跑郊外不跑市区。我没有开,我害怕,车在4S店等待四天,取得驾照那天我开的 车。万幸啊,阿弥托福。买车后的第四天,下着雨,我去拿驾照,在雨中步行去4S点提车。心中按捺不住的喜悦,虽然妻子一再告诫下雨开车不安全,恳求等天好了再提车,我怎么也听不进去。销售人员问问需不需要派个人把车帮我开回去,我说不用,我有证,在驾校练过车了,上路也跑了几十公里了。晃晃悠悠上路了,每过一个红绿灯就熄火,在一个上坡红绿灯处等了三个绿灯才过去,后边一阵阵鸣笛声,我也汗流浃背了。六公里路程跑了两个多小时,天将黑的时候到了小区门口,赶上学生放学,又有一个小坎儿,熄了几次火。我们小区进门拐弯多,都是直角弯,现在熟练的司机也不好进院。妻子在一边问我,能进去吗,我自信的说能。拐弯处停了一辆车,说时迟那时快,拐弯的一瞬间我要刹车,估计错踩油门了,咣当一声就撞上了。交警和定损员都来了。我们两口子一脸惆怅,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天冷,浑身发抖。好在我有驾照了,好在保险起作用了,不然就损了钱财还进班房。头天提车,第二天就又回4S点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