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智慧---广州印象之一百七十三

05-09 作者:白说废话

去年发生的白云区贪腐窝案,区政府连一个日常工作的决议也形成不了了,成为黑色幽默。因为腐败以其侵吞人民财产的血盆大口,吞噬了决策时需要的法定人数。该案迄今不见下文,至少在媒体上没有发现如何处理的,可能还在考验办案者的政治智慧。无独有偶,网上大肆传播重查茂名腐败窝案,这将又一次考验有关部门在官场窝案面前的政治智慧。何其熟悉的政治智慧一词,在媒体和网络上经常出现,它隐隐包含着一个真理,政府永远都是对的。

茂名窝案,当初高举轻放,对涉案五十万以下免于追究。且不谈普通老百姓挣上五十万难上加难,或许一生也赚不到。仅就案件本身来说,五十万与五十一万并不是天然的分水岭。然而,这是政治智慧的分水岭。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公务员廉洁奉公的正面形象,保持中央到基层的政令通达,忽悠一下法律,又算得了什么?法律就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如果它伤害到集团自身的利益,那不要也罢。

高达240名厅处级干部的茂名窝案,涉及党政部门105个,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全部涉案。最终有160余人逃脱法律和党纪政纪的处罚,其中24人官复原职平级调动和平安退休。只有2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自然会让受到处罚的人心怀不满。中央的巡视组进驻后,一个被追究刑责的官员妻子进行了举报,这个案件才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公众也才知道,五十万元行贿和受贿、五十万元买官和卖官、五十万元贪污和腐化、五十万元权与钱交易、五十万元人变成了狗,在官场上简直不值一提。即使暴露了,处分下来,也像舞台上纷纷扬扬的雪花那样轻描淡写。

任何投资都要有回报,这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的。仅从行贿一方说,如果没有回报,他就血本无归了。一个科级位置,明码标价一二十万,凭工资买得起吗?或许一家人的几年积蓄可以买个科长当当。但你还要不要进步了,科长上面还有副处、正处,副厅......价码水涨船高。一级级挖空心思的进步,这是步入仕途必须具备的心理。而且,每逢春节和中秋节,下属都要向上级领导贡献红包。给科级领导的红包不会低于一万元,给处级干部的红包则大概是科级干部的十倍左右。钱打哪里来,自然是民脂民膏。

为了社会的稳定,这些人可以出动防暴警察,对付合法请愿的乡民;为了官场的稳定,他们的上级可以保护贪官污吏,理由是爱护干部。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指导下,既要让人民满意,又要让官员舒畅,而且还不能损害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这就要有非常高深的政治智慧了。好在官员们久经沙场,百炼成钢,人人都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处理起这类腐败案驾轻就熟举重若轻。

没想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悠悠之口堵住了----或许根本不需要堵,只需封锁消息就够了。谁敢讲此事,就是传播谣言,自有公安机关追查。但非法律的、人为划出的分水岭难以服众,为什么我贪了五十一万就要坐牢,他贪了五十万却没事一样?这一万块钱在官场里连毛毛雨都谈不上。中央的巡视组来了,一个女人把案子捅上了天。既买官又卖官的政协主席冯立梅是涉案脱身者,两年前就平安着陆退休,这次成了重审的突破口。他的势力在茂名盘根错节,并且担任过三年多纪委书记,掌握着官场的一切秘密。3月28日他被重新调查,这意味着茂名官场人人自危,主要是看上面查处的力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两任市委书记早判死缓,所有要害部门负责人全部涉案,难道还能说腐败只是个别分子、个别现象吗?茂名就没有纪检部门,就没有反贪局,就没有公安局?这些部门干什么去了?明哲保身,还是同流合污?腐败是一种顽疾,现在却越演越烈了,为什么?

想通了其实很简单,人不能让自己的手控制自己的大脑。让下级监督上级,或者是同级相互监督,在各级官员不是由民选,而是由上级任命的大环境里,简直是拿饭碗开玩笑,拿命运开玩笑。

茂名的官员倒了大霉,上面顶着两个婆婆。仁慈的广东婆婆使出过人的政治智慧,放过他们,还有更大的祖婆婆因为更高的政治智慧,不肯放手。对国家来说,茂名官场腐败不过是手掌上的肉刺,咬咬牙把它挑掉就是了。山照样青,水照样绿。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决心,壮士断腕,公开宣布对腐败零容忍,揪出一个个一群群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大快人心。然而,假设心脏出了毛病,还有这样的勇气为自己动手术吗?这可不是一根肉刺,咬咬牙就挑出了;这可不是坏死的手腕,狠狠心就砍掉了,凭官场高超的政治智慧,即使是神医,显然也手足无措。

当然,这只是假设。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欣赏!2014-05-09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