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如何
发型如何
女性的发型如小时候见过的翻花石榴总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男人的发型就少的可怜,多少年里统治男人头顶的大约不外乎三种发型:分头;平头;光头。
这两年发现在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两种新发型,可惜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权当是年轻人的一个符号,只是实在看不出什么美感。每念及此我总是有些惭愧与自责,认为都是我们这一代半老徐男占着年轻人的好发型不放,才逼的小伙子们选择了这般奇葩的发型。
我们小时候的发型是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头--平头,到快进入青年幸运的赶上改革开放,发型的选择就多了点空间。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别的男同学开始留起了分头,时不时拿个小镜子照照,歪着头把散落下来的头发向上甩去,我们便很有些看不惯"称赞"其"穷腚。"等到我上了高中不久也就"穷腚"了起来,这一穷腚就一直穷到现在,二十多年竟再没变过发型。在那些曾经还年轻着的日子里,我们心安理得霸占着这发型,但如今已不再年轻却仍然赖着不放又是什么道理呢?是不是显得我们这代人也太不够意思,心胸不够豁达了,明明半老徐男却为老不尊,老葱装嫩,也怪不得年轻人不愿与我们为伍呢,这样看我们到真是不如我父亲那代人了。
在我老家,父亲那代人到了大约我现在这年纪,基本都是自觉把自己的发型换成光头了。最初是用十分锋利的长柄剃刀贴着头皮直接从头发的根部刮掉,后来才有了现在常见的这种推剪。有一次我操剪为父亲理发,便手法用计想理出个小平头之类,但父亲发觉后强烈训示我要贴着头皮理。我无奈照办但手上仍然捣鬼,推剪的后部紧贴头皮,前部悄悄的抬高,最后理出来的不是个正宗的光头,到像理发后过了一段时间刚长出的头发。父亲照照镜子看着名不附实的光头发型,嘴上不满但表情微妙,并且也没再要求返工。后来我想他们那代人的选择了光头发型大抵不是为了爱美或是时髦,其实是一种年龄的自我觉醒,是对时光已逝的坦然面对,是对自己行将老去的毅然接受,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豁达,哪里像我们这般的不洒脱,明明已老却拽着青春的衣襟粘粘糊糊。
于是,我就宣布我要变发型了,我也留光头啊,随即就有人反对,孩子反对尤其激烈,扬言如果光头就不认我这个爸爸。我便感叹这头发的事还真是没那吗简单,虽说是属于私权的领域,但往往是被他权和公权所左右,我们国家的长者和掌权者时不时就会把公权的触角伸到私权,比如发型的事情上来。从记事起被老师和领导提倡或禁止的发型还是很有些印象,比如,以前认为光头是有点痞子之气的,不许;长头发不男不女,不许;扎小辫,那是艺术家的象征,咱不配,不许。当然,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发型,比如阴阳头,十字花,一撮毛等等就更不在话下。女生也是啊,以前,烫发是资产阶级情调,不许;长辫子虽然立场纯正但梳头费时间,不许;额头上的脱发遮住半个眼睛,不许;据说是像妓女。可能那时老师校长不知道旧上海的妓女很多打扮的比良家妇女还要贤淑。女生额头刘海,不许,看起来清纯可爱的刘海也不许好像没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只苦了一些额头不那么好看的姑娘,不得不把那额头天天示人,刘海只是个不可及的梦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歌云"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头发就不是那个头发。头顶几根毛被人为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发型的事于是便非同小可,实在是头发不能承受之重,伤它不起。
最让人惊悸的莫过于清朝初期的辫子之害,汉族人自古以来是束发为主,但满族八旗统治者入关后却要全体汉族男人效仿满族发型,把脑袋前部的头发剃光,把余下的头发扎成辫子,这么一种丑陋的发型。所受到的抵抗是激烈空前的,当明朝倾覆国土沦陷之时都没有这般激烈,满州统治者索性以硬碰硬提出一个血腥的口号:"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转眼间千万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也便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人间惨剧,直让后人不胜唏嘘。那些被残杀的先人被后人歌颂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种爱头发主义吧。
断断续续"发型"终于完工,有人就说有点唠叨,我回头一看岂止唠叨,还把一件事说成了两件事三件事,把这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怪不得孩子说我是跑题大王,我说狗屁文章就这样,有什么办法。
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发型还是那个发型,只是不见了往日的面容,老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