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镰锨鐝交响曲
锄
锄,从字面意义上说,是由“金”、“且”加“力”部组成,表示用金属并且需要用力才能完成。锄的实物是由锄刃、锄鈎、锄把三部分组成。
农人的高度决定着锄钩子的角度,这里面大有学问,我在大约十五、六时就闹出了不少笑话,开始用成年人用的锄锄地,锄钩子角度大了,光要掉锄刃,后来,父亲为我“量身”定做了一把锄,锄钩子角度又小了,光要刮地皮,锄不到合适的深度,再后来把锄钩子角度整好了,锄地也合适了。
锄地有姿势。农人锄地很讲究姿势,儿时记得电影《朝阳沟》里一句经典唱词:“前腿要弓,后腿要蹬”,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回想当年老家的庄稼把式锄地时大都是左右开弓,就是说‘左把儿’、“右把儿”都会,锄地过程中等于交替着休息,同样的锄地感觉就不是很累,“左把儿”就是按照规矩就是左手在前送锄定好位,把握好左右方向,右手把握好上下深度,然后用力往后拉,“右把儿”正好相反,而左右开弓就是左右手交替进行,往前走两步,或往后退两步一换手,很有节奏感,左右手、胳膊、腿用力得当,瞬间就能得到休息,这里面也大有学问,锄地高手就像高明演员动作娴熟的一种表演,而不会左右开弓锄地的人,觉得锄地很累,在别人看来还很板,到头来还不出活。所以说,左右开弓才见真功。
锄地的目的,就是为了除草、松土,促使农作物丰产。
锄地的时效。一般来说,谷子在出苗一寸高时就开始下锄,豆子在结荚后才能下锄,高粱、玉米等到长出二、三个叶、叶卷似喇叭时锄,还有:旱锄谷子,湿锄芝麻,谷锄七遍自成米,锄板响,庄稼长等,都是讲的锄地的时效。俗话说:锄刃带水,锄刃带火,也都讲的是锄地时效。锄刃带水:是说天寒时,锄一遍地等于小浇了一遍水,庄稼立时就葳蕤起来了。锄刃带火,说的是旱涝时,锄一遍地,地就蓬松了,太阳很快晒透,地就干松了,农作物就不那么涝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说的是锄地时效。说的是晌午正是锄地的好时候,这时候锄出来的草,经毒日一晒,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会锄地的人,越到晌午了,越不愿意回家,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镰
镰,是由“金”和“廉”部组成,表示用金属清理干净。镰,由镰头、镰柄两部分组成。是过去农家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镰,大体可分为长柄和短柄。又分为柴镰、草镰,分得很细,各种用途不一,可以割草、割麦子、割稻谷、砍柴、砍玉米、砍高粱,用处非常多,用错了光出力不见效,儿时放学回家急匆匆的去割草,没找到草镰子,索性拿上一把柴镰子就上了坡,结果可想而知,出了不少力,割了个“狗脖子”背回来,割草的人都知道“狗脖子”是什么意思,就是割草少得没法形容了。
在农村,一把好的镰刀,刀锋锋利,刀把弯曲有度,看着顺心,用着顺手,因而有人就把拥有一把好的镰刀作为炫耀的资本。一把镰刀保养好了可以用许多年,镰刀用的时间了,钝了磨,磨了用,用了钝,钝了再磨,循环往复,直到基本没有钢火了,再换新镰刀。
用镰刀割草时,需蹲下,把镰刀放平,接触地面,左手反握草,右手用力拉镰刀,镰刀飞舞,杂草仆倒,几人割草就能发出沙沙的声音,儿时听起来就像远古的音乐,特别悦耳。砍草时,需弓起腰,拿一把草握在手中当“引子”,把草竖顶住要砍的草,与草形成直角似的,用力砍草,产生刷刷的声音,再看那动作,就像力与美的展示,砍草方能看出真功夫。砍草虽快,但不一会儿功夫,镰刀就被砍得不快了,用手试一下,很钝,这时就验证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内涵,就要先坐下来,将镰刀刀把朝上,把随身带的磨石往刀刃上快速打磨,再一试磨好的刀刃就大不一样了,确实是锋利无比,再砍草时,镰刀飞过,又会听到一阵阵清脆的“刷刷”声。凡是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相信对镰刀都会有着很深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
割了草就整理成一铺、一铺,然后把一铺、一铺摞起来,打起“草腰”捆起来,就像简易的“工艺品”,这也是镰刀的作用和收获。
锨
锨,由“金”和“斤”、“欠”部组成,表示用斧斤凿破的意思。它由锨头、锨柄两部分组成。是乡村百姓盖房运土、掘地翻土、卸车、撂粪、清理垃圾的必备工具。它的身体直接接触大地,感受着大地母亲的冷暖。雨天过后,经常看到农人扛着一张锨到田野里,那是测量一下雨水的深度,只要竖着把锨插下去,便知雨水的深度。锨的用途很广泛,农民靠这一张锨,可以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农活,所以,一般农民下地察看庄稼都顺便扛上一张锨。就说平时翻地吧,用锨一掘一撂一拍,便改善着土壤,催生着种子发芽,滋养着庄稼生长,它把土地磨研的蓬松细致,土地将它抚摸的锃亮、光洁,庄家把式往往把它最好看的光洁锃亮的一面展示出来,那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农民手握锨柄,细细打量着它光洁锃亮的锨头,品味着这与匠人合作的杰作,浑身突增力气无数。锨是农村掘地、运土的必备工具,乡村百姓永远离不开它。
镢
镢,由“金”和“厥”部组成,指农民最常用的工具,用于刨地、挖沟、收获等。它分为崖镢、板镢、小镢几种,乡村百姓常用它刨花生、地瓜,犁地时,用它刨地头。
用它刨地时,要弓起身子,抡起镢头,用力刨下去,用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刨地的深浅。刨花生、地瓜时,都是一镢一棵,恰到好处,很有节奏感,是别的工具无法替代的。赤着脚刨地,会有另一种感受,踏着刚刚刨过松软的、带着地温的热土,感到无比的惬意,镢头挥舞,顷刻间就使土地改变了模样。小小镢头,作用不小。种子通过它入地,庄稼通过它收获,树苗通过它种植,参天大树通过它挖掘,寻常百姓掘井、挖窖,都需要它。
锄镰锨镢号称传统人力农具四大件,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只要具备这四件农具,便可以完成日常劳作任务,衣食无忧了。
乔显德
- 不错2014-05-17 06:27
- 回复@心静如水:谢谢!周末天天乐!2014-05-17 07:52
- 好的文字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老桥不简单,从日常平淡中找到了浓浓的诗情。佩服!推荐!2014-05-17 09:05
- 回复@晨星:谢谢!祝周末快乐!创作快乐!2014-05-17 09:12
- 欣赏,并推荐阅读!2014-05-17 09:33
- 回复@当太阳落下:谢谢!创作快乐!2014-05-17 09:52
- 欣赏!问好!2014-05-17 15:54
- 回复@李评:谢谢!祝周末快乐!2014-05-17 16:06
- 锄镰锨镢交响曲,生活的交响乐!欣赏了!2014-05-17 17:25
- 回复@生活时速:谢谢!周末天天乐!2014-05-17 17:27
- 跟着作者重温了一遍,农家的生活。顶起2014-05-17 20:09
- 欣赏2014-05-17 20:31
- 回复@宋爽:非常感谢!祝福快乐!2014-05-17 20:50
- 回复@三月风:谢谢!祝愿创作快乐!2014-05-17 20:51
- 锄镰锨镢号称传统人力农具四大件,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只要具备这四件农具,便可以完成日常劳作任务,衣食无忧了。欣赏!的确如此,健康快乐!2014-05-17 22:11
- 锄镰锨镢号称传统人力农具四大件,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只要具备这四件农具,便可以完成日常劳作任务,衣食无忧了。欣赏!的确如此,健康快乐!2014-05-17 22:12
- 回复@生活时速:谢谢!祝书画快乐2014-05-18 03:54
- 回复@石剑:非常感谢!创作快乐!2014-05-18 03:57
- 这部交响曲是为我们农民谱写的一曲赞歌,铿锵有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笔杆子能够指点江山,农具却让人们改造了自然,。2014-05-18 10:47
- 回复@雪里红梅:谢谢雪里红梅评点、赞赏!说得真好,学习!祝创作快乐!2014-05-18 12:39
- 非常好的文章,好作品肯定出于生活。农业技术越发展,人工农具越绝迹。再往后推几代,恐怕知道这些农具的人都少了,更不用说懂它们如何使用了。文章的价值在历史的长河里会更熠熠闪光。2014-05-18 16:07
- 回复@雪梦:谢谢雪梦高深评点,祝福创作快乐!2014-05-18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