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瞥之五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古称崖州,四季如夏,鲜花常年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我们在三亚市里兴致勃勃地游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宾馆的时候,我的兴奋劲还没下去,进了房间,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笔来写了一首小诗。
“三面青山一面海,半城渔船半城车。左思右看鹿回头,三丫三亚故事多。椰子鲜汁育仙女,绿色尘埃养活佛。天涯海角走一遭,人生一世不枉活。”
第二天早上,我们动身到南山寺去观光。南山寺,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随口就能说出几个南山寺来。例如, 福建省漳州市的南山寺、青海省乐都县的南山寺、山西省台怀县的南山寺……这些南山寺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特色,可游览过之后让我记住的景物不太多,只有海南岛三亚市的这个南山寺,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亚市的南山寺,地处三亚市西南40公里的南山脚下。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给长辈祝寿时所说的“寿比南山”,指的就是这座南山。南山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祥云缭绕,面朝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确实是有一派海天佛国的大气象。
三亚市的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的大型寺院,也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园林、观光休憩于一体的现代佛教新兴寺院。寺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南山寺寺前海水中的观音巨型铜像高达108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金刚洲上。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15700平方米的圆通大宝殿。
我站在寺庙前的观海平台上远眺,看见几座大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那情那景,给我一种“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美妙感觉。
另外,寺庙前,从早上到傍晚,都有很多人在那儿虔诚地祈求观音保佑什么,焚烧的袅袅香烟,飘来飘去的就像是朵朵白云,给人们增添了一番神秘的色彩。
南山寺里的不二法门,是一个大型唐代风格的景点。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的思想精髓,不二理念。
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所簇拥着,广场里的须弥山,住着众多护法天神。绕过须弥山,进入圆通经幢往前走几步,人们就能看见天女散花石刻之后的达摩面壁浮雕。
南山寺,无处不显示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里的确是一处世所罕见的佛教名山胜地。
凡是到三亚来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到南山寺进柱香火,吃顿斋饭。
南山寺的香火极旺,大殿外的香炉中香烟缭绕,烛火通明。世上虽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说,小乘佛法上也允许教徒吃三净肉,但南山寺寺庙里还是遵守着不杀生、不吃荤的古老戒律。
南山寺餐厅里提供的自助斋饭虽然没有肉,可有些菜制作的又很像是肉食品,挺令人玩味的。
那天中午,我选的第一个菜就是咖喱鸡块。这道菜的配料采用的是一般咖喱鸡块中的土豆,鸡块是采用老豆腐制成的,这道素斋的味道做的让人们荤素难辨,非常好吃,吃得我满头是汗。
第二个菜,我选的是食用芥末仙人掌。这道素斋就是把食用仙人掌切成片后配以芥末酱调拌的风味小菜,虽然制作方法简单,可味道却是相当不错,十分清香爽口,特别适合下酒。
可惜,寺院的餐厅里不卖酒,也不允许人们在这里喝酒。尽管我没捞着在寺院的餐厅里喝酒,但我的心神还是醉在了南山寺的风景和佛教文化当中了。
前些年,我在一家刊物上阅读了一篇“海南纪实”的文章。从中读到这块风水宝地上的人际关系异常复杂,拜金主义特别厉害,妖魔鬼怪,地痞流氓到处泛滥。
那年,我在海南岛待了十几天,虽然没有深入到各个社会阶层去调研什么问题,但心中还是很不以为然。因为海南岛的社会现实情况并不像那篇“海南纪实”文章中所说的那么邪乎,只不过是世界各地,各类各色人物到海岛上来淘金,来旅游的多了一些,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内地来说解放一些而已。
我在海南岛那十几天当中,眼睛里所看到的海南岛还是挺正面的,社会秩序井井有条,老百姓安居乐业,人际关系挺和谐,人们的精神面貌总体上还是蓬勃向上的。
海南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惠的国家政策,以及天南地北的人才,勤劳的海南岛老百姓,乘坐着改革开放这辆东风牌的特快列车朝着前方飞奔,速度之快,令世人咋舌。以后若是有机会再到海南岛去旅游,我相信自己一定会玩出一种全新的感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