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绝活

05-22 作者:北斗星

失传的绝活

民国初年,京城有个大官替自己的老母做寿。那年头,有权有势的人家办事

图喜庆,都会请各种各样的戏班、杂耍班前来助兴。那些靠卖艺为生的人,都会

在这种场合都会拿出自己各自的绝活,来博一声满堂彩。

那天的台上十分热闹,锣鼓喧天闹得震天响,可要论那天最出采的节目,还

得要数一出名叫《七仙女拜寿》的杂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表演这个杂技的是师徒俩,来自中国的杂技之乡——吴桥。吴桥祖辈有不少

人靠这个行当在外面讨生活,多少辈人传下来,花样多不说,有的技艺就像这出

《七仙女拜寿》,那可叫神了:师傅大约有五十多岁,双目精光四射,只见他把

一只带有红色飘带的篮子抛到空中,眨眼就不见;然后他高声说道:“老寿星,

这个篮子被天上七仙女拿去了,她们一会儿就给您送来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仙桃

来,您吃后定会长命百岁,福寿延年!”

大家认为他说的是吉利话,都没有当真。过了一会儿,师傅问徒弟:“天上

七仙女说什么时候送仙桃来?”徒弟在台上跑了一圈,回来对师傅说:“七仙女

她们早把仙桃送来了,就在老寿星的头顶上悬挂呢!”大家闻听此言,都朝老寿

星头顶上望去,令人叫绝的是:一只盛满桃子的篮子没有一点儿支撑就那么悬浮

在老寿星的头顶上,篮子上还系着刚才那根红飘带呢。

那个老寿星见此情形,笑着没脸没鼻子,连声说:“赏!赏!快快有赏!我

活到这么大岁数,这回才算是真正开了眼!”从此,京城中达官贵人家里做寿,

谁家要是没有请到他们来表演《七仙女拜寿》,就会被认为这家人办事上不了台

面。

这师徒俩都是吴桥人,师傅叫徐志秋,徒弟叫徐贤达,师徒俩也是俩叔侄。

吴桥杂技有不成文的规矩:“传子不传女,传大不传小,传单不传双、传好不传

坏。”徐贤达跟着他叔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他叔叔几乎把自己一生所会的杂耍技

巧都传给了他,独独就是没有传给他《七仙女拜寿》这一绝活。

徐贤达认为叔叔不想把这绝活传给他是有自己的打算:叔叔没儿只有一个

独生女儿,他大概想靠女儿养老送终,这个拿手的活他肯定想留给自己的亲生女

儿。他也知道自己叔叔思想很守旧,总认为女儿终是别人家的人,一传给女儿,

绝活就不再姓徐了,况且徐氏的祖训也规定祖传绝活不得外传他人。这徐贤达极

有心计,也极有耐心,他知道自己至少还有一半的指望,就竭尽全力讨叔叔好,

对叔叔目前不传自己《七仙女拜寿》一事,他努力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生

活上对叔叔伺候得非常周到。

终于,有一天,徐志秋对徐贤达说:“贤达呀!你我既是师徒,又是亲叔

侄,我思想了再三,决定把这门手艺传给你。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我

就是靠着这个祖传的绝活在江湖才有了今天的名声。我不想让祖上传下的绝活失

传在我的手里。别的就不说了,从明天起,你这跟着我练这个手艺的入门功夫。

你千万可别小瞧这入门,它的门道最深了:它是我们祖上独创的一种内功,讲究

的是气运丹田,全凭着那口气才提起那篮桃子,所以说《七仙女拜寿》既是魔

术,又是真功夫。你要想学会这个绝活,就要舍得身子,猛下几年苦功夫”。

徐贤达听说叔叔肯把绝活传给他,心里激动万分,可他嘴里却说:“我这么

多年没敢提这事,就是怕我没这个慧根,反砸了叔叔在江湖上的这块金字招牌,

我就吃罪不起了。不过叔叔要我学,我一定会用心去琢磨,决不让祖上的绝活绝

在我的手里。这是咱祖上多少辈人的心血,我决不做这个败家子的。”

徐志秋说:“你有这样的想法非常好。从明天起,只要你认真练,肯定能把

这门绝活学到手,它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除了必修的内力,主要就是要讲究

一个手脑并用,熟能生巧。”从那时起,徐贤达就开始了学习叔叔的压箱绝技。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进步很快,基本上掌握了《七仙女拜寿》的表演技

巧与手法。见此情景,徐志秋很高兴:“贤达呀,我这套绝活都已经全部传授给

你了,你只要勤加苦练,将来的本事肯定不会在我之下的。”这其间,不断有人

邀请他师徒俩去表演节目,当然人们最想看的还是那个《七仙女拜寿》的绝活。

徐志秋有意想让侄儿在人们面前露一手,将来也好承继自己的衣钵。于是,在一

些不算是太重要的场合,徐志秋都会让徐贤达在台上来表演《七仙女拜寿》。

可不知是经验不足,还是学的不到家,徐贤达愣是没能真正完成过一次《七

仙女拜寿》的表演。每次都是由他叔叔替他圆场,才勉强下了台。徐志秋见此情

形,总是宽慰他:“这玩意就像煮猪头,功夫到时它自烂。不着急,慢慢来!”

虽说明面不急,可这种事总让徐贤达很难堪,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禁犯

了嘀咕:“肯定是叔叔有意藏私,明里传我绝活,暗地里却另有打算。我学这个

绝活已经有好几年的功夫了,原本想凭此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没想到叔叔却留一

手,看来我也得长个心眼,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手法没传给我。”

有一天,徐志秋对徐贤达说:“我已有好多天没有回家去看看你妹妹了,

我想趁这几天不太忙回去转转,你在这里好生照管一下,一有生意就立即通知

我一声。”徐贤达听说叔叔要回去一趟,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老头子这趟回去

肯定是另有目的,我得防备。于是,他说道:“叔叔您尽管回去,这里凡事有…

我呢!”

徐志秋回家后,和女儿拉了老半天的家常。吃过晚饭,他独自一人进了徐家

的祠堂。进去之后,他点亮了祠堂里的长明灯,跪在徐家的列祖列宗的灵牌前烧

香磕头,喃喃自语说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志秋总算没有辜负各位先人

的嘱托,已经把徐氏杂技祖传的压箱功夫《七仙女拜寿》传给了徐姓的嫡系子孙

贤达。今天我就要在列祖列宗面前完成祖上传下的规矩,我也就剩下这个功夫目

前还没传给他了。”

说完这些话,徐志秋猛然一个倒立,身体像一杆枪直直地竖起,他只用一

只右手掌就把整个身体支撑了起来。紧接着他快捷地收了三个指头,只用两指撑

地。只听一声轻微的骨折声,随着这声响,他腾身站立而起,重新跪倒在徐氏列

祖列宗的灵前:“各位先人在上,我还有一个请求,目前贤达的火候还不到家,

我怕现在传给他这最后的手法目前会有损他学习《七仙女拜寿》,所以暂时还不

想这个功夫传给他,请列祖列宗原谅!但在适当的时候,我一定会传给他的。”

说完之后,徐志秋又在先人的灵前磕了几个头,才走出徐氏祠堂,匆匆离

去。他根本就没注意到黑暗中有人在祠堂里一直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又过一段时间,徐志秋趁着闲暇问自己的徒弟:“贤达,最近功夫练得怎么

样?趁着没人,你在我面前表演一下《七仙女拜寿》的节目,要知道你今后要想

在江湖上立足,就全靠它了。”徐贤达听了叔叔的吩咐,嘴里似乎想说什么,但

他嗫嚅了几下,最终没有开口,于是他就不声不响地按照叔叔的话,表演起那套

徐氏杂技的压箱绝活——《七仙女拜寿》。

可他还没耍了几下,经验老道的徐志秋就看出端倪:“贤达,你的右手怎

么了?一点活劲都没有。快到我身边来,让我看看!”徐贤达只好期期艾艾地

走到叔叔的身边,把手递给了徐志秋。“你这手怎么变成这样的?快给我从实招

来!”徐志秋一看到徐贤达的右手就忍不住嚷道。

看到叔叔那紧张的样子,再加上这阵子练功总是感觉到不对劲,徐贤达只

得如实说道:“叔叔,是我错了!我一直认为您不想把功夫传给我,所以我才一

直表演不好《七仙女拜寿》。您那次回家,我就疑心您回去给妹妹指点真功夫去

了,您前脚走,我后脚就偷偷跟在您的身后。那天晚上,我在祠堂里听到您说的

那番话和表演的那个功夫,我回来之后就一直偷偷地照着您那晚在祠堂里所使的

手法练,谁知这阵子反而越练越差,就连以前也比不上了。我一直想问您,可我

是偷看你练功的,就一直就没敢问……”

徐志秋听到徒弟如此一说,禁不住面如死灰:“你这小子真混呀,我那天

晚上在祠堂里说的那番话、练的那个功,都是我们徐氏的祖传遗训。祖上有个规

矩:绝活只能单传,只要《七仙女拜寿》的技艺一俟传给后人,为防绝活再被传

给他人,传技之人必须用一种特殊手法毁坏自己表演《七仙女拜寿》的那只手,

以防祖上绝技外传。我那晚在徐氏祠堂做的那个动作目的是自毁表演绝活的两个

手指,以遵守祖训呀,没想到你这小子竟然如此下作,竟然以为我藏私。这下

子,我和你的右手都废了,没想到徐氏列祖列宗这么多年传下来的绝活,到我这

一辈真的成了‘绝活’了。哎,我对不起祖宗呀……”

正是从那时起,那个曾经在江湖上人人称道的绝活,从此真的成为了“绝

活”。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