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翰墨香【中国乌海诗词篇】作者刘文忠

05-30 作者:老刘

碧海翰墨香--中国乌海诗词篇【作者刘文忠】

1. 西江月。反腐

莫道百姓无能

眼里不容沙尘

反腐倡廉不多问

心中自有杆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历史千秋评论

忠奸善恶分明

别看今日语无声

早把黑白分清

2.惜黄花。乌海翰墨园

擎天石柱,中华精神。忠孝义,礼廉耻,石路磐固。云绕琉璃塔,墨池映桃花。

年幼娃,挥笔龙腾。

仓颉造字,兰亭序劲。清风柔,游人笑,太平盛世。文章刻石中,万古中华魂。

银灯明,不夜新城。

3忆秦娥。乌海植物园

满眼翠,老朽逍遥树荫醉,树荫醉,乐不思归,还要举杯。

我欲邀客来游园,三千亩大曲径多。情如火,火不燎原,永葆乌城美。

4.浣溪沙。乌海林荫大道

烟雨蒙蒙草满滩,花香蝶舞黄河畔,塞上明珠赛江南。

蓝天白云大道宽,墨香煤城美名传,国富民强宏图展。

5.鹧鸪天。乌海煤炭博物院

背筐铁链小翻斗,幽幽矿灯照掌面。

谁记当年英雄汉,炎炎豪气冲九天。

几代人,励志坚,煤都旧貌换新颜。

翰墨飘香书法城,黄河之水润笔尖。

6.包青天

清廉一怒铡包勉,平民百姓称青天。

励世教化谏君王,惠民新政田租免。

殿堂霓彩不染尘,万代官道数他贤。

倚天狂澜一肩担,乌纱掼地睁虎眼。

7.七绝2首:闻公开审判黑势力【苦菜花文萃】

一.

公开二字重千钧,

为民公正踏薄冰。

杀字六笔寰宇震,

万民欢呼泪满睛。

二.

清廉铁胆中华魂,

君子爱财有道循。

真假善恶总有报,

死到临头悔泪涌.

8..喝火令。艳阳天

燃火亮心灯,传薪有文明。

风雨暗夜黎明星。

再不茹毛吸血,花开沃土中。

铁肩担道义,言微肝胆红。

冷峰迎霜山榆翁。

蹄扬曲道,伏虎又降龙。

再不硕鼠横行,艳阳大天晴。

9.明月引。乌海风

骏马驰骋疾如风,龙驹吟,展新容。

天马行空,惊南北西东。

山花烂漫娇石丛,风助兴,霜为邻,老榆翁。

榆翁,榆翁,人逍遥。诗赋中,心血红。

是醉非醉,不逐流,耳聪目明。

泉水叮咚,何处觅知音?

为求生计处处家,歌喑哑,步蹒跚,骨如松。

10.喝火令。日出

东方启明星,伴随瑶梦醒。

赤霞烧云遍地明。

小村袅紫烟,鱼塘雾气蒸。

儿童忙上学,燕子舞轻盈。

荷锄下地是瓜翁。

风和日丽,举国除苍蝇。

神州柳暗花明,中兴借春风。

11.钗头凤。又闻揪住大老虎

荧光屏,炫彩明,又闻揪住大老虎。

停住杯,手足舞,老伴脸嗔,小心脚骨!

酷!酷!酷!

反贪腐,有利斧,不怕铁网罩护。

国永固,民有福,中华中兴,大展宏图。

福!福!福!12.裸官,下台回家卖红薯

【裸官,连子女亲人都在国外,就应该革职。】

裸官裸官真不贪,国库白银“冷眼看”。

子女海外不开销,奔驰豪宅你别管。

清廉正直端金碗,天地显灵保平安。

亲人个个在国外,随迁去摆红薯摊。

13.满庭芳 .如此糊涂

白日做梦,不辨西东,眼睛凝滞血红。

捉鼠就好,国法党纪轻。

看小三如云,要达标,任务繁重。

标未到,许多怨恨,双规进牢笼。

糊涂。成笑柄,往事烟云,悔泪沾襟。

看柳败花残,避雨荒村。

敢做百姓公仆,不贪腐,造福人民。

有口碑,前程似锦,铁卷留美名。

14.七绝·自乐

逆水行舟自找乐,赤脚空袖戏碧波。

励志不怕风浪险,回头笑看过漩涡。

15.七绝·独饮

心经铺开点心灯,孺子茅屋放光明。

江湖酒客全忘记,独饮苦酒多半盅。

16春韵花神 【乌海植物园即景】

1.梅花独秀

独秀嫣红映河山,属性高洁暗香传。

灵智一缕芬芳气,霜花耀眼春风牵。

傲瑞雪,笑严寒。临风铁骨怜婵娟

春暖不妒千峰翠,化作香泥肥农田。

2.迎春晓月

红遍满树芳露留,冷雨雾缠忘记愁。

玉洁冰心玲珑玉,鲜艳娇柔舞含羞。

乘月船,望神州,柳绿花红人康寿。

情牵沃土报恩勤,魂绕梦牵暖母手。

3.桃源觅春

桃花源里好种田,风风雨雨又一年。

袖藏香露觅春光,手挽卿家翰墨研。

出墙杏,眼不见,裁剪霓裳在人间。

情种沃土发芽苗,兰笺赋诗笑容甜。

4.出墙娇娃

出墙最早遇知己,枝柔花红称花痴。

风言风语随风去,冷雨点点润相思。

心中爱,不遮掩,冲出金屋展铁翅。

自古红颜多薄命,金秋硕果压弯枝。

17.庆国庆【诗三首】

万水千山谱巨章,

工农唤起建国疆。

民心顺应天润色 ,

开国大典城放光。

白雪红梅姿万样,

长歌短唱字铿锵。

风雷起处非闲韵,

国泰民安诗万行。

遍地风雨遍地清,

神州共唱满江红。

小丑跳梁蜉撼树,

各族携手展图宏。

18.七绝 观灯【2012正月十五乌海观灯】塞外北疆腊雪新,

七彩焰火动心魂。

携孙邀朋逛新区,

神猴反腐妙入神。

【指神猴反腐灯】19.锁阳台。乌海岩刻碑传天书夕阳斜照,

老榆迎风,

土坡几缕烟飘。

寂廖院落,

跳跃小羊羔。

半年老天苦旱,

山民生活安然。

数代人,

情寄黄土,

叶落归根还。

岩刻传天意。

碑传万年,

万千卷繁。

乌海先祖,

图腾火胆,

太阳圆缺血染。

山曲颤,

魂系大漠。

苦中甜,

排除万难,

乌海美名传。

20.清平乐。乌海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见闻

【二月末,随老伴一游】

风和日丽

苍狼傲空立【水利枢纽工程边苍狼雕塑惟妙惟肖】

冰龙坝后闪银鳞【黄河冰没有全部消融,残冰延绵晶莹壮丽】

玉潭映照蓝天

戈壁一座虹桥

煤城碧涛鸟叫

水系十大环绕

柳绿草青花娇

21 .蝶恋花。乌海成吉思汗像

甘德尔山静坐磐,

铁马金戈犹耳畔。

中华盛世笑眼观。

昔日荒凉戈壁滩,

今宵水城绿满山。【乌海是全国绿化,书法,名城,水面达118平方公里】

塞上明珠美名传。

22. 菩萨蛮·雨歌

乌云搅动欲破笼,沙尘眯眼牛无影。几丝细纤柳,扭捏鹅黄裙。

一阵雨来临,放歌半山亭。游子露愁容,极目翘首倾。

23.桃杏盛开乌海

塞外明珠又衔春,燕戏清波桃杏红。

昨夜细雨湿楼台,林荫大道穿绿裙。

苞蕾满枝丝丝香,携孙笑看蜂蝶嗡。

出墙红杏不为错,春风滋润天连阴。

24.念奴娇。乌海植物园杨絮如雪

清明绿满,细雨落满盏,衣薄日暖。白杨如剑路俩旁,昂视蓝天眼宽。举家平安,游人如织,敬意添大半。国泰民安,悼念英烈骨寒。

今日江山如磐,还有鼠辈,偷油坐灯盏。死到临头悠悠然,别忘苍蝇还管。白杨做剑,百姓向前,油滑灯儿翻。遗臭万年,笑柄万代频传。

25.清平乐 乌海即景

一.新建植物东园

林深曲径,雨洗新植松。汉白玉栏映水底,蛙鸣如鼓几声。

阁台露冷霜凝,难挡墨客游人。甩甩袖底清风,冷眼宝马豪门。

二。

刚栽小葱,引来几只蜂。四野花开不去采,偏与老叟起哄。

明媚阳光无风,夜归春去弦沉。笑面不是桃花,花裳浓妆烟云。

26..菩萨蛮 感时

泼墨孤赏肝胆披,可怜画卷桃花稀。如是春还在,贫瘠黄土地。

不老精神强,暮年志不虚。月光拨瑶琴,惊醒笼中鸡。

烟无绿浓瓜架塌,旧居无人路长花。如今谁知我,隔窗看爹妈。

仙逝四年多,铁锁绣坏把。呢喃燕子在,几点热泪洒。

27.夜游乌海水利枢纽工程【2首】

晚风轻拂泛银波,

蛙鼓远敲侧耳朵。

老伴停步嘘声轻,

嬉戏鱼儿快如梭。

蜻蜓点水戏小波,

芦苇尖尖冒几棵。

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逢盛世唱凯歌。

28.七绝。相逢

瓜架草庵被卿留,叹君愁眉何时休。

柔情蜜意赛蜜甜,相思悠悠似水流。

29..七绝。游子

薄酒醉卧葫芦架,望乡几度难回家。

游子惆怅度日艰,梦中陪母看晚霞。

30.七绝。泛舟

小溪独撸泛轻舟,岁月黄叶染白头。

仰头看月轻云遮,夜半钟声早就休。

作者介绍:刘文忠,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长篇小说《魔咒》《杨家河畔》,诗词集《点亮心灯》等。

海北办事处大庆社区推荐

联系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幸福新村南区 19楼6单元102室

电话:13734739057

邮编:016000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河套诗经【五】爬山调二人台的时代性和人民性 最近,在看内蒙古电视台播出二人台艺术大师武利平专访,结合自己多半个世纪对爬山调二人台的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感慨万千,有许多话,总想一吐为快。 武利平老师说:“二人台它是渗透到老百姓心中的一种艺术,得到群众的认可,有感召力。”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社会中,产生过许多瑰丽的文学作品,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包括反映民生疾苦,追求幸福,反封建,反压迫,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 列宁说过:“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反映历史的真实,反映人民的悲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饥者歌食,劳者歌事。”(《韩诗:伐木序》)属于民歌的爬山调二人台就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无不体现着智慧,喷射着火焰。 现在,农村电视数字化,频道多了,好节目也多了。社员的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可文化生活走入低谷。电视不爱看,好歌不喜欢唱,不少是人沉溺于麻将场,赌博场,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给家庭造成不和谐 。 农村文化生活值得反思。 1.每个生产队都有文艺宣传队 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二人台演出在农村如火如荼,农民自编自演各种剧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得农民欢迎。 那时每一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一到冬天,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演员们每天生产队开完会后,才开始排练,一直排练到后半夜,不要生产队一分钱的报酬,一个文艺宣传队,乐队加演员最少也得二三十人,小伙子和姑娘以参加上文艺宣传队为荣。从腊月开始交流演出,一直演到第二年的二月二,春耕大忙。 演出时舞台没有电,一根铁丝绑一个棉花疙蛋,沾上柴油照明,天一黑,一直演到半夜,有时群众掌声雷动,要求在加演节目,后半夜了也不知疲倦。 如果大队组织文艺汇演,更是盛况空前,公社的文艺汇演就是一个交流会。现在四五十岁的一谈起过去的排文艺节目,都会津津乐道。就像【老俩口学毛选】,都会唱:“吃罢饭,老两口窗前学 呀学毛选......”那时不少文艺节目内容简单,没有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人们难以忘怀。为什么,节目贴近生活,有时代的印痕。 2.五里三村看电影 70~80年代,公社的电影下乡演出,在农村是个隆重的节日,很多农民都早早吃完饭,聚集在演电影的的场子,翘首以待演出。 附近的村子的社员只要听说演电影,不管相距三五里还是七八里,可以说,男女老少只要能跑的动,一声招呼,呼啦啦一大群就出发了。老远只要听见大喇叭一响,不知是谁大喊:“演开了,快跑哇!”人们哗啦一下,全跑开了。虽然肚里装的是玉米面饼子和酸菜汤汤,可热量不少,一会儿人人汗流浃背,个个上气不接下气。电影一般演二场,有时候还要加演新闻纪录片,散场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肚子里的那点食物已经消化的干干净净。尤其在寒冬腊月,又冻有饿。回家的路上,人们纷纷议论故事情节,兴头立马来了,七八里的路程,不知不觉的走完了。回到家,一大茶缸子热水,半盘酸蔓菁条子呼噜呼噜下肚,就能做个好梦。 进入90年代后期,电影销声匿迹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旗乌兰牧骑的演出也稀稀落落了,除非哪乡镇为了庆祝人欢年丰,请来了乌兰牧骑演出。 3. 鼓匠班子歌手的兴衰 在往后,2000年左右,一种新的演出进入了农村,这就是在置办丧事时,由主家聘请鼓匠班子的演员来表演二人台和流行歌曲汇合在一起的大杂烩。从它一出现到现在一直占领了农村文化表演的主要舞台,并统治了十几个年头。有的内容庸俗下流,不堪入目,不过,也还有一部分观众。 丧事大杂烩表演刚开始确实吸引了很多农村观众的眼球。它以新潮的流行歌和经典的二人台曲目组成,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演员不少来自于专业的,有一定的功底和素质。曾几时,农民趋之若骛,观众如潮,他们有的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为赴这精神盛宴。当然办丧事的家属为此付不菲的酬劳。在一开始时,稍稍有些钱的人雇上这些歌手,可是时间一长,别人不得不雇,因为众口铄金,谁也不想让大家戳自己的脊梁。虽然家里是哀伤的气氛,但外面戏台上下却喜笑颜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风俗。本来死了人极其悲伤,但又雇上了唱歌唱戏的演员,他们又不唱悲歌,这简直有点像欢庆,主人家虽心里别扭,终也忍着。有的是随大流,麻木了。一些有钱的子女,花大价钱,请名演员演出,在乡亲面前张扬一下。 演员们循规蹈矩,好好地唱歌,无可非议。可有的演员为了吸引观众,把一些美好的剧目进行了改造,把不堪入目的动作加上。更有甚者,男演员装成丧妻的光棍追丧夫的寡妇,满场乱跑,满场浪叫,还在后面跟着傻男愣女,观众笑声雷动。这时,掀起了演戏的第二个“高潮”,观众又是蜂拥而至。 千里长席,没有不散的宴,这种黄色表演在红了几年之后,终被农村的观众冷淡,因此每逢死人之际舞台表演时,气氛冷冷清清,台前没有几个人。这时,此类表演已山穷水尽,日渐趋微。可是,还是照演照唱,不然人家会笑话:“怕花钱!” 我们盼望着新时期农民喜闻乐见新的文艺节目,占领农村这片土地。现在,电视和电脑已经进入了农户,更需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开办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人有了钱,更要有精神. 作者介绍: 刘文忠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联系地址: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 刘文忠 电话:13734739057 作者简介:刘文忠,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2014-05-31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