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冷烟的文字忆沈从文

06-08 作者:仙客

读冷烟女士文章,讲她去凤凰,坚持拜访了沈从文墓,认为沈从文建国后放弃文学是中国文坛巨大损失等等。我没有去过湖南,也不知道沈从文的墓原来就在凤凰。想这辈子去湘西的可能性也并不大,但作为喜欢沈从文散文的人,很能理解拜访者的心理,也同样有一种惋惜的心情,为沈从文,也为那些喜欢沈从文小说和散文的人,也包括自己。曾经,我是那样迷恋于沈从文的散文。

沈从文在离开故乡将近十年后说“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一个人心中恋恋于对故乡的印象,笔下的故乡,自然就有了美好,虽然她也落后、原始,但二者并不相悖,就像越是民族越是世界一样。

印象是美好的,人家接水、洗衣服这样的事情,沈从文一看就是半天。沈从文用泛神的眼睛看他生活的这个世界,自然一切都给沈从文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现实对沈从文却是很残忍。现实世界如同一条美丽的小蛇,嗜咬着沈从文的心。被咬过了、疼过了,沈从文的心里依然爱着、恋着。在他富于想象的心灵里,小蛇穿着斑斓的外衣,沈从文只会看见她的斑斓美丽。在沈从文的世界里,是爱大于恨,甚至没有恨。沈从文自己说“他不自信当前月亮的全圆,却相信终可以由他手下产生一个正圆的月。”沈从文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他爱美好、爱生活、爱人生。

“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暗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我觉得,沈从文一直都是为心中的印象而写作。他说自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看一切,却不把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但忽然有一天,这也不被允许了。他被批成是不革命的,不革命就是个错误(一切的理论精华都在这里),沈从文感到了自己的落后。沈从文一直说自己就是个乡下人。进入城市多少年后,还是个乡巴佬的性情,这种乡下人的气质,到任何处总免不了吃亏。沈从文本来是个小人物,一直也安于小人物的地位。“我仿佛很渺小很谦卑,对一切有生无生似乎都在伸手,且微笑的轻轻的说:我来了,是的,我仍然同从前一样的来了。我们全是原来的样子,真令人高兴。”看沈从文的散文,你会为他笔下的湘西和那些小人物有一份悲喜。其实,放到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有几个不是小人物?

本来就是小人物的沈从文,建国后更成了要被刻意缩小的人,卒至没了踪影。他成了记忆,只有留在从那个时代过来一些的人的记忆里,而对于青年,仿佛他不曾存在过,直到坚冰被打破的那一天。

冷烟女士,或是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文字爽洁干净,极清晰的那种。我想那个年代出生能读到沈从文作品的人,若非某种机缘,就一定是个愿意依自己的眼光去看依自己的心灵去感觉的人,喜欢自己去海边捡拾贝壳,而不是接受别人送来的。捡到了属于自己的美丽,自己会珍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人的墓地值得坚持去看看,只能说他令我们折服、喜欢,我们在他身上找到了贴心的感觉。否则,无论什么人,我们也完全可以掉臂不顾地离去。

共 8 条文章评论
  • 在文字中相遇某人本身就是很深的缘分,阅文如阅人!喜欢!2014-06-08 10:24
  • 谢谢李评的品读2014-06-08 16:12
  • 推荐阅读!祝愉快!2014-06-09 04:24
  • 看了你的美文,对沈从文有了全新认识 。谢谢你给我推荐两位作者。2014-06-09 22:57
  • 回复@白水:看了冷烟的文字,忍不住,写了这些东西,见笑。接触沈的作品,还是读书时代的事了,当时就很为沈从文不平。不过,现在想开了。想社会有它自己的规则,沈是一个不会写遵命文学的人。若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也能为你所喜,那将是我很高兴的事,拙作也就有了些意义。顺祝一切安好。2014-06-10 11:26
  • 推荐阅读!感谢朋友的支持认识你感觉真好!2014-06-10 11:31
  • 捡到了属于自己的美丽,自己会珍惜。欣赏!吉祥如意!2014-06-12 10:49
  • 好文章2014-06-13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