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退休虎”,开启反腐“扫盲”新纪元

06-10 作者:天际征鸿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连续查处贪腐的退休官员,折射出反腐斗争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近期,广东省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等多名涉嫌严重违纪或违法的退休官员相继被查,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反腐新动向。(6月9日,新京报)

一直以来,官场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不良风气始终顽存。以往受官场“潜规则”的影响,不少官员在临退休或才退休的时间段捞上一把,也被称为“59岁现象”。边腐边升的官员一旦退休,就以为“平安着陆”了,以为监督和管理从此便与其毫无瓜葛,即便以前有所犯错而未能及时发现,也因为退休这个“免死金牌”而得以脱身。更有甚者,在退休后“余威尚存”的时期内也捞上一把,企图把退休后的行为视为在法律之外。然而冯立梅的落马,不知粉碎了多少人的“白日梦”。

首先,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让司法机关仍然有权在其退休后进行追究,另外最高法院于2007年就出台司法解释规定约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腐败期权”做法,以受贿论处。因此立法和司法制度的完善,摧毁了贪官退休“护身符”,对官员在岗和退休形成了无缝衔接,让反腐“扫盲”有章可依。

其次,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严格把好人选廉政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严厉查处违规用人行为,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建立倒查机制,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这样就使得“潜伏”无处可“潜”,让反腐“扫盲”的目标更加明朗。

最后,中组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规定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的党政领导干部到企业兼职(任职)必须从严掌握、从严把关、严格审批。让一些官员尤其是重量级官员退休后依然发挥着“余热”的做法被明令禁止,为其退休后的“余热”降温,让反腐“扫盲”的效果更明显。

在反腐活动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以往一直注重对现任“老虎”的查处,而退休的“老老虎”却是忽视的对象,因而就让不少现任“老虎”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向“老老虎”过渡,妄想于游离于法律之外,形成了偌大的反腐“盲区”。因此严查“老老虎”“退休虎”的“扫盲”行动,是反腐进入深水区的必然,它让贪腐官员的已经“平安着陆”、正在“平安着陆”、将要“平安着陆”的可耻行为无处遁形,开启反腐“扫盲”新纪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遂宁市大英县,唐素澜

联系电话:15196928539,邮编:629300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欣赏赞!2014-06-10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