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何所倚——学习焦裕禄、文朝荣精神有感

06-12 作者:陌上垂杨

近期,黔山秀水掀起“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的热潮,观看了焦裕禄、文朝荣教育片和典型事迹后,我为河南兰考骄傲、为贵州赫章自豪!无论是“把泪焦桐成雨”的焦裕禄,还是“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的文朝荣,他们的不朽传奇无疑与树木连成了一体。同时,我也在收看“红线”专题片,为我们的生态问题震惊、为我们的生态红线忧虑!所以,我不为网上成百上千、千篇一律的心得体会和观后感所动,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学习焦裕禄、文朝荣精神最终要做什么?

很显然,学习焦裕禄、文朝荣精神,不是组织了多少党员干部看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心得体会,然后戛然而止,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结合实际去做。就我们贵州而言,生态是很脆弱的。据我所知,在我的家乡威宁县金钟镇文昌村,杨柳河沿岸到处是光秃秃的山,雨季,洪流席卷泥沙滚滚而下,干旱季节,几个月不见一滴雨,到处尘土飞扬;在我工作过的普安县三板桥镇板桥村,乌都河沿岸也是同样的光景。我提的这两个地方,是我了解和熟悉的,而且属北盘江中上游,地理位置特殊,是珠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其他一些我不知道的地方同样存在与我的家乡和我工作过的地方一样的景象。要改变这样的景象,就要像焦裕禄、文朝荣学习了。具体要做的就是大施退耕还林还草之策,大兴植树造林之风,保住青山绿水,保住岌岌可危的生态红线。

我们贵州大部分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同时,我们贵州的生态环境又关乎长江、珠江的生态安全。为此,国家实施了系列保障长江、珠江生态安全的政策,比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等,但一些地方还没有覆盖到,加上一些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可以说,我们的生态工作没有做好。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受吃饭问题困扰,群众过渡依赖土地,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推进难,但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央和地方有条件配套相应政策,加以教育引导,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拥护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写心得体会上,应该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工作,以此来弘扬焦裕禄、文朝荣精神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十年树木”何所倚?十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只如白驹过隙,不足为道,但在人的短暂一生中,十年的奋斗、拼搏又何其漫长,又有多少人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十年的等待?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焦裕禄、文朝荣精神,最关键的还要改变人生观和政绩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就贫困落后地区而论,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增比进位”,片面追求GDP,甚至不切实际、变相整合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算好保护中发展与破坏后治理生态投入1:100的经济账,要避免“大跃进”、“杀鸡取卵”、“平山造城”带来的恶果。所以我在想,我们贵州是不是考虑拿出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境内大、小河流沿岸、流域生态情况进行彻底调查研究,出台生态建设配套政策,以村为单位,划定治理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由乡镇负责,对乡镇问责:“乱砍乱伐摘官帽,山不变绿不提拔”。总之,学习焦裕禄、文朝荣精神,就是要让更多基层干部的命运与树木连在一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留下永不枯竭的宝贵财富。

共 6 条文章评论
  • 谢谢各位编辑老师:)2014-06-13 12:11
  • 十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只如白驹过隙,不足为道,但在人的短暂一生中,十年的奋斗、拼搏又何其漫长,又有多少人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十年的等待?2014-06-15 15:08
  • 回复@偶然::)2014-06-17 11:02
  • 文字功底深厚,学习中2014-06-17 11:35
  • 回复@愚鲁之人:拙作不敢当,请多指导!2014-06-18 08:26
  • 回复@愚鲁之人:拙作,谢谢支持!2014-06-18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