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的启示

06-26 作者:漫天雪

在我们家住的附近有两个小学,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学校门口,大街小巷都挤满了接小孩的人群,这时候所有的车辆一律不得通过。

绝大多数是老年人,是小孩的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他们早早地守候在校门口,要亲眼看着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放学出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铃声响过之后,看着一排排的学生整队出来,为首的一个举着某某班级的牌子,估计是班长或路队长。家长们不敢走神,目不转睛地盯着走过来的学生群。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出来便赶紧跟上去,因为要到学校指定的地方解散后,才能把孩子接走。

孩子们一个个背着沉重的书包,老人们一一从他们手中接过,背在自己肩上,然后牵着孩子回家。

这书包还真沉啊!年纪大,身体差的老人还背得真费劲。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期背这么重的书包,必然会影响发育。

精明的厂家看到了这一商机,发明了一种拉竿书包,可以把书包放在地上拖,下雨天用一块防雨布一罩,也可以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住楼层高的人就惨了。只好书包带拉竿一起提,反而更沉。还有,乘公交车的,有的还要中途转车的就更麻烦了。看来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小学生的书包怎么会这么沉重?除去必须的课本和作业本以外,还有很多是学校规定要买的辅导教材,甚至是课外书籍等等。特别是夏天,孩子们自己带点水什么的,就更增加了书包的重量。

现在的小学生每年都要买新书包,有的一个学期就要一个。我的孙女和外孙下学期就读六年级了,书会越来越多,眼下这书包又不适用,还得换大的。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不但低年级要接送,高年级的学生都要接送,一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方圆几里围得水泄不通,造成堵车是难免的。

年轻的父母是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堵车便是家常便饭的事,他们也习惯了,从汉口到武昌经常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一点不夸张。

因而,接送孩子上学,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何况现在竞争这样激烈。可耗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太多。

然而,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家长是不用接送的,而由国家来完成这项任务。

每天都有黄色的校车负责接送,而且绝对安全。家长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工作。据说,政府每年在每个孩子身上要投入五百美元。而从法律到全社会也都给予黄色校车最大的特权。

为什么我们国家不可以做到这一点,口口声声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前,中央领导都会到学校看望孩子们。祝小朋友节日快乐,茁壮成长。可到了“六一”,孩子们放假一天,老师们也跟着放一天假。谁能想到,这一天孩子们怎么度过?

老人们在身边的还好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带他们出去玩,老人不在身边的,就只能让他们打“游击”,或关在家里。

每年六一都会有网友呼吁,希望家长也能放假一天。孩子一人在家,大人上班启岂能安心?

尊师重教是中国历来的优良传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1985年起,将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我国教师节。这是无可非议的,每到教师节,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给老师送花也是应该的。

然而,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要用心去浇灌。从真正意义上来关心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接送孩子的问题上,美国的做法是可取的。起码孩子们不用背上沉重的书包等候家长来接。为了下一代的安全,即使花点代价也是值得的。祖国的未来全靠他们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