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烦恼

07-29 作者:白莲

如何化解烦恼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人的烦恼来自哪里?烦恼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二是主观因素。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烦恼的根源,然后,再想办法化解它们,就没事了。

客观原因有哪些?人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存在,烦恼丛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变化无常,使人无所适从。如周围搞房地产开发,整天有高分贝的噪音和满天灰尘相伴,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和呼吸道吸收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周围到处是车辆堵塞,连走路都不方便,散步的人不得不绕道而行;在读书、就业、求医、成家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困难……可以说,烦恼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躲也躲不掉。

主观原因呢?面对客观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如意:环境破坏不得安宁、空气污染容易生病、交通不便不安全不敢外出、读书贵、就业难、求医不简单、成家又怕离婚……人总处在十字路口纠结,怎么会没有烦恼?

烦恼是躲不掉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烦恼,把烦恼消弱到人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至于引发更多的烦恼、甚至带给更多人的伤害。

处理烦恼的方法很多,这里提供人人都适用的几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是正确对待烦恼。烦恼与快乐一样,只是一种体验,过后会自然消失,也可能相伴终生。也就是说,烦恼是变化的,你鄙视它,它就会消失;你重视它,它就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如夫妻吵嘴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值得计较的。如果有一方对对方的言行耿耿于怀,总想报复,并且向父母、兄弟姐妹告状,甚至到公共场所大事宣扬,那么,本来“骂是爱,打是亲”的夫妻交流方式——吵嘴,就会成为离婚的导火线,引起家破人亡。所以,息事宁人,家和万事兴。无事生非,害己害人害社会。

二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当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人应该主动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在现有的环境中,安然度日。外界的一些事物之所以影响到个人的心态,主要是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其实,人不过跟尘埃一样,社会不需要你的时候,可以把你当成垃圾倒掉,永世不见天日。社会需要你的时候,会把你当做肥料、土壤、甚至宝贝,让你发光发热,尽享荣耀。就是做一颗大树,也有不同的命运,有的大树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不被外人所知,一旦被外人发现,就得到成千上万人的尊崇和仰慕。有些大树还是默默无闻地与天地共存,不问生死不问价值。有些大树被砍伐当成栋梁,造就高楼大夏。有的大树自然倒下,腐烂成灰,回归自然……诉不尽,道不明的事物,何必去争执?淡泊名利,净化内心,顺其自然,来去自由,烦恼只是生活中的调味品。

三是对因下药,消除烦恼的根源。如果一个人被烦恼困扰,处于挣扎难耐的境况时,就一定要寻根刨底了。是个人自作多情、自寻烦恼吗?还是他人它事纠缠不清,牵扯到自身?还是家庭、单位、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让你感到阻力重重,生不如死?……从自身找起,一点点地找出来,再一点点地化解。与己无干的事情何必庸人自扰,睡不好觉?自己尽力了,他人不领情不努力,就没必要操空心了。别人喜欢闲谈,报纸、电视、网络充斥低俗之品,你可以不听、不看,不听不看乌七八糟的事,自然不烦人,人心本来是向善的,坏心眼是人学来的。

最难处理的是家庭、单位、社会各方面带来的烦恼,这里牵涉到情、理、法的取舍。家庭是一个最讲情面的地方,应少讲理和法,特别是不要吝啬钱。单位是一个情、理、法并重的地方,应以大局为重,多做贡献,少计较个人得失。社会是一个大学堂、大熔炉,是一个情、理、法相结合的大舞台。社会上,有情缘的人在一起成了邻居、朋友,或者组成了团队,生死与共,肝胆相照。无情的人走到一起会惹是生非,打打杀杀,搞得社会动荡不安。因此,社会需要政府用伦理、道德、法律、制度、规范等强制手段来约束人、造化人。

做一个遵纪守法、诚信明理、爱岗敬业、平等自由的人,就会拒烦恼于千里之外,尽享乐观豁达、宽容亲和、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社会健康的美好生活。

共 2 条文章评论
  • 有启迪。推荐阅读!2014-07-29 20:27
  • 做一个遵纪守法、诚信明理、爱岗敬业、平等自由的人,就会拒烦恼于千里之外,尽享乐观豁达、宽容亲和、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社会健康的美好生活。好观点、好经验来源于生活实际,欣赏学习,问好。 2014-07-29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