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故事:黄庭坚开玩笑惹祸(散文)
黄庭坚开玩笑惹祸
作者 磐石城
每次来到张桓侯庙,看到庙里宋代著名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的《幽兰赋》真迹,我就想到了黄庭坚因开玩笑而惹祸的故事。
黄庭坚,是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才名逼近苏轼,有“苏黄”之称。他满腹经纶,幽默风趣,尤喜开玩笑,有时甚至同自己的老师苏轼也开玩笑,在同僚中是著名的疯子。但正是由于开玩笑,黄庭坚因此而断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
黄庭坚在国子监工作的时候,他有个同僚叫赵挺之。赵挺之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公爹,其为人心胸狭窄,手段毒辣,是个权欲熏心的政客,一直被黄庭坚看不上眼。黄庭坚只要在工作中发现了赵挺之的纰漏,往往就要借机嘲笑一番。当时,国子监职工都在单位食堂用餐,每天用餐前,食堂大师傅都要来请示领导食谱。黄庭坚“颇治珍味”(很讲究美食),总要点这个菜、那个羹的。而赵挺之不大讲究吃喝,每次都是操着山东口音大声说:“来日吃蒸饼。”令黄庭坚等窃笑不已。
一次,国子监同僚聚饮行令,黄庭坚提出做文字游戏:讲五个字一句话,前两字合为第三字,再加第四字,合成第五字。众人纷纷赞同。首先有人说“戊丁成皿盛”;接着又有人说“王白珀石碧”;然后再有人说“里予野土墅”。到了赵挺之,绞尽脑汁才想了个“禾女委鬼魏”,话音未落,黄庭坚脱口而出:“来(來)力敕(勑)正整!”听字音,很像是用山东方言说“来日吃蒸饼”!同事们满堂大笑,赵挺之羞得满面通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还有一次,赵挺之在同事中吹嘘说:“我们老家非常重视文化,替人写一篇文稿,人家往往推一车的礼物相赠。”黄庭坚反唇相讥,说:“想来净是些萝卜、酱瓜之类吧?”弄得赵挺之下不了台,认为是黄庭坚嘲笑他的文章不值钱。从此,黄庭坚就同赵挺之结下了怨仇。赵挺之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时机狠狠报复黄庭坚。
公元1101年,黄庭坚游学到湖北荆州。应荆州刺史所邀,黄庭坚为承天寺新建的佛塔做《承天院塔记》,写完之后,就顺手签了名,并把出钱立碑的刺史的名字也写上了。这时有个叫陈举的官员也在场,就想请黄庭坚捎带把自己的名字也写上,刻下来后好留名后世。黄庭坚假装没听见,压根不理姓陈的。陈举是个典型的市侩小人,见黄庭坚不给他面子,就一封举报信告到朝廷,说黄庭坚的碑文诽谤政府。当时朝廷的宰相是赵挺之,赵挺之一接到举报,如获至宝,憋了多年的仇终于可以报了,借这个由头一下子把黄庭坚发配到獐疠遍地的广西宜州。
宜州官员知道黄庭坚是当朝宰相的仇人,民房不让租,庙也不让住,黄庭坚最后只能窝在城墙上破败的小戍楼里,狭小憋闷,暑热熬人。公元1105年,连旱数月的宜州突降大雨,黄庭坚喜不自胜,叫来好友喝了几两小酒,趁着微醉把脚伸出栏杆去淋雨,当清凉的雨点打在他枯瘦的脚杆上时,黄庭坚兴奋地回头对朋友说:“真爽啊!我一辈子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快活过。。。。。。”话一说完,向后一仰,溘然长逝。千里之外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以为黄庭坚又在开玩笑,只有赵挺之知道,从此,黄庭坚在也不会嘲笑他“来日吃蒸餅”了。
一代风流人物,命断小人之手,虽然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关,但黄庭坚放荡不羁,言辞无礼,玩笑无度,纵然死得可惜,但留给后人的警示,也是弥足珍贵的。
- 回复@丫丫:谢谢赞赏!2014-09-03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