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是父母的宗教
宗教不关乎理性。对待儿女,中国人也用了大半的非理性。
宗教是理想、境界、寄托,代表着方向。儿女是中国父母的精神寄托,是全部生活的最大着力点。不就是为了孩子吗?钱不在乎,精力不在乎,事业不在乎……人格不在乎……生命也可以……完整付出倾情对待,宗教范儿十足。
对待你的儿女,外人不能说一句半句否定的话,不能有一星半点否定的行动。否则,你会毫不犹豫地完全回绝;就是老友绝交也毫不怜惜。不容亵渎不容侵犯,宗教范儿十足。
历史传统久了,便不再问出处和原由。到底为何赋予儿女如此超凡的情感,岂是延续香火就能说透的,也非人伦道德能解释的,更非动物本性能一言以蔽之的。中国人绵绵不绝,继承了生儿育女的强大动力,祖宗法则已经深入血液,怎么流淌都是爱。爱,爱,爱不够。
当代推行数十年的计划生育一胎政策推波助澜,将中国人的儿女观念彻底聚焦一点,关爱之情上天入地,无以复加,直至在内心里安上神龛,顶礼膜拜,比宗教有过之而无不及,祈望一切心愿在儿女身上实现。所有的努力奋斗,吃糠咽菜,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归结于一句话:还不都是为了你!听者多半麻木不仁,嗤之以鼻;但到了为人父母之时,又绝对把这面大旗扛到肩头,开始为再一辈抛头颅洒热血。中国人的陀螺游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父母既以儿女为宗教,便树立了教主。道理本来就是如此,你拜你的神佛,以自己的意念塑造神佛,而神佛如何,难道你能左右?首先,教主并非完全高大上,与教众们的理想不相符是大概率,甚至背道而驰,造就了无数的失望、疑惑、悲伤,极端的人间惨剧也时有耳闻。二是教主也有脾气。这和神佛差别太大,别扭的事时时出现,具体而细微,缠绕在身边,难比神佛,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时刻温暖受伤的心灵。如今,无论再平凡的教主也有睥睨一切的心,小棉袄贴心着贴心着,突然爆发,闪现万道冷漠、残酷、舍我其谁的光芒,不合作不配合,自我中心主义,教主神态威严冲天而出,谁摁都摁不住。宗教弊端显露无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祖宗在设立”无后为大“的信条时,首先说到“不孝有三”,说明孝是总则,是宪法,是领头羊;后是分支的地位,分公司的地位,是子法。按此种顺序,按说完全可以纠偏,不至于以小搏大,本末倒置,法律大于宪法。再说,一个人一份情感,“孝”与”后“如水分两股,不至于集中冲毁理智的堤坝。但是,意外还是出现了,计划生育启动了稀少原理,稀少的不是别的,而是希望,让人唏嘘。所以,天平倾斜了。一个人倾斜不要紧,整个社会同文同种,思虑一致,一律倾斜,就显现了巨大的漩涡力量,以至于任何人都无力阻挡,以至这项根本上的竞争空前惨烈。
孩子苦,父母苦,何苦?答曰:不苦不行。亿万人聚集的大趴体,谁有力量说”我不”?说了也是死无葬身之地。儿女宗教产生了,在无宗教的国度,此宗教站立起来,发出异样的光辉,指引着疯狂的人们。但是,它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它有无数教主,各立山头。别的宗教凝聚人心,劝人向善;儿女宗教自成一体,人心惶惶,竞争无度,予社会以分崩离析之力。如此之下,社会具有了疯狂聚集财富的欲望和动力,社会物质财富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化;而需要共同出力的事业完全坍塌,比如保家卫国,比如环境治理,比如民主选举,等等,都是绝对不要想也不要去办的事情:保家卫国,谁第一波上前线?环境治理,谁去散财?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亿万富翁比比皆是,不抱其他目的的慈善家有几个?有吗?民主选举,谁不把自己的一票投给自己的自留地,有谁会公心地投出自己的一票(现在的农村直选就是例子,哪一票都可以用金钱或者利益量化,没有谁往选举的本来意义上去想它,谁想就是傻逼)?
我这么说,难道是否定父母挚爱?不是这个意思。归于本源的朴素的父母挚爱是高尚的;而由此开始,裹挟了所有个人欲望并凿出无底洞,以至于忘本的儿女宗教就成了社会无序无良无真的源头或者是源头之一。做社会分析,努力找找根源,挖挖可能性,形成讨论,最终能够稍具一点惊醒社会,修补社会,改善社会的意思,善莫大焉。始终希望着的,是我们眼前一天天明亮起来,秩序起来,理智起来,好起来。行文至此,绝无其他。